1、作文为什么写不长?都是成语惹的祸!蒋老师此言一出震惊四座。不是说多用成语才显得有文采吗?其实不然,在“就是不用成语”写作技巧中,蒋老师指出:当作文中只会按照套路使用成语时,文章细节就没了,还不如让孩子老老实实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写出来。什么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桃红柳绿、炯炯有神、心旷神怡……这些被用滥的成语还是少出现为妙。
2、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3、一、字数三四五
4、按照蒋老师“写想不用想”的技巧,去掉:“我心想”三个字如何?“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天哪!这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更简洁精练?别忘了提醒孩子要给心理描写加上适当感叹词。
5、你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6、一年级要求孩子写作其实是要锻炼孩子思维逻辑和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时候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家长千万不能着急,要耐心引导,这时候你的主要任务是要引他入门,必须让他明白他此刻正在做的作业是干什么?让他喜欢上这类作业,这个非常重要,哪怕他就写了一句话,用了一个好的词语,你都要去表扬他。要让孩子有信心,感兴趣。
7、作文如何写外貌?孩子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名子:“XX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8、首先一年级孩子人事的事物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看图说话是一个很好的引导,作为家长或者老师先进行说明一幅图中的事物和发生的事情,然后让孩子把这些零散的联系起来组成话语。
9、练习对话。经常进行对话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写人物语言的能力,还能训练他们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如两人对话,讲什么内容,另一方必须仔细思量如何回答,做到对答如流,词能达意。训练形式可采用教师和学生对话,也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
10、比如,写春天别用“风和日丽”,而是这样写:“风儿拂过林梢,原本平静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涟漪,湖边的柳树轻摇着身姿,我也忍不住张开双臂,任风抚过我的每一寸肌肤,暖暖的,痒痒的。”想办法用具体的句子替换掉别人用滥的成语,解决孩子作文写不长写不细的难题。
11、陪伴阅读杂志报刊;
12、如某学生的原文:“高高的绿绿的草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一根一根都看得那么清楚,很挺拔的样子。”经指导后改成:“草绿了,高了,散发着清香。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样子。”是不是很有节奏感?
13、显然,让人物说话有多种方式,写语言可以不用出现“说”而是在语言前面加上动作和神态,通过一定的训练掌握这样的技巧让孩子的写作水平切实得到提升,让他们学会细节描写,不会仅干巴巴的地写“某某说”。
14、然后,就是“联系”,引导孩子把他看到的东西联系起来,最好就是编一个小故事,提升一个小道理。
15、要给孩子很多自由,走出去,去看,去听,去感受大千世界的形形色色,帮助孩子展开很多想象并将想象力记录下来,一段段音频,一段段视频,一张张照片,根据这些让孩子将他们以文字的形式记录描述下来。
16、让孩子比较以下三句话。
17、很多孩子不会用标点,习作中常只有逗号句号逗号句号,甚至逗号都没有,把老师读到断气为止。针对这个现象,可以让孩子进行“一段话至少出现6种标点”的技巧训练。比如,。?!……:“”
18、即兴演讲。平时,我特别注意结合作文教学创设情境,提出命题让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上台即兴演讲,讲述自己在生活中的见闻,抒发自己的情感,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同一个题材,可以让多名同学轮流上台演讲,在交流中取长补短,然后再给予点拨、评议、总结。这样不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而且写作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19、六、环境里面有“真”“情”
20、还是针对作文写不长的一种技巧训练:用三百字来描写1秒钟内发生的事。如关于破校运会跳高纪录瞬间的描写原本只有几十字:只见某某纵身一跳,一下子飞过横杆,新的校运会纪录诞生了!
21、很多时候我们孩子不爱写看图写话作文,就是因为自己认为有难度,缺乏兴趣,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在入学之前或者入学的时候,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这种兴趣。
22、九、一段话里至少出现6个标点
23、一年级的孩子主要是看图说话,培养孩子的感知能力,家长可以陪同一起,创设情景,设置问题,引导孩子,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24、好多一年级的家长,尤其是自身比较喜欢写作的,对孩子的要求特别高,可能在字数、用词等各方面都要求精益求精,家长的想法是对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度,有个词叫过犹不及,孩子太小,玩心大,过度的要求很可能会让他厌烦,所以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情绪,可以在孩子玩乐的过程中经常给孩子灌输一些词语、短句等等,以增加孩子的词汇量,多给孩子讲故事,增加孩子的阅历,这样无形中就会让孩子增加见识,增长知识。
25、七、不用成语
26、四、要动连着动
27、写作文,就是把自己心里所想、口中要说的话,有中心、有条理地写下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能有针对性地训练小学生的口头作文能力,即“说”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28、遇到描写心理活动时,这样的句子已经被孩子们写滥:“我脑子里跳出两个小人,一个小人……另一个小人……”不用这个句子又该怎么写?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如某学生写:“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我心想:天哪!这该怎么办呢?”
29、我们带着孩子,去到公园,让孩子看到这美丽的景色,说上一两句话赞叹一下,描述一下,这个呢,就是学习的过程,而这种引导,就是让孩子有持续兴趣的关键点,当我们有了这种关键点以后,我们孩子的学习就不会有太大的出入。
30、二、一秒钟的事写三百字
31、怎么联系呢?
32、这个时候,就应该引导孩子去观察生活,根据观察到的生活,来说出对应的句子,为何?
33、看图写话,首先在于“看”。你要引导孩子,你看到了什么?告诉孩子观察的方法,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还是“先看人,再看物”,是“由近即远”还是“从远到近”,不同的图,观察方向不一样。有个小技巧,引导孩子一边看,一边把他看到的写在图片上。
34、五、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35、比如写热,别出现“很热”两个字,学会用其他的描写来体现热: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树叶低垂毫无生气……文章自然就能写长。
36、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这种兴趣呢?
37、鼓励表达真情实感。
38、三、写想不出现“想”
39、一二年级应该叫说话,三年级以上才叫作文。
40、复述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复述课文,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将所感知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1、这句话本身不对。一年级学生刚接触拼音、汉字。孩子还不知道什么是词、词语、短语以及成语、修辞手法等。因此只能说如何让孩子学会写一句完整的话,一段完整的话。
42、如果你试着让他们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会发现作文顺了很多。写上段文字的同学经蒋老师指导后修改如下:“XX可漂亮啦。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同学们可喜欢她啦。”是不是读起来舒服多了?
43、这个技巧说白了就是学习写短句。学了一段时间写作的孩子容易在作文中写长句,而长句写不好就变成病句。事实上很多作家也是以写短句见长的,像沈从文、汪曾祺。家长要提醒孩子注意控制每句话的字数,建议把十几个字几十个字的长句改成只有三四五个字的短句,孩子们会发现这样的作文有语感会舒服很多。
44、到了五六年级孩子都要学习环境描写。如有的孩子会写:“早上天气还挺好的,放学回家时,却哗哗下起雨来。雨珠在下,泪珠在滴,老天也好像在为我哭泣。”
45、一二年级的作文,其实就是看图写话。
46、张三无可奈何地说:“……”;
47、文章要一波三折才好看,但现在的孩子生活都很平淡,你不能强求他们写出一波三折的内容,那就让他们学会一波三折地使用动词,就这是要动连着动——学会连续使用动词。某学生写一场乒乓球球赛:“他发了一个旋转球,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句话把文章就给写完了)
48、张三说:“……”;
49、对照学习仿写佳作;
50、如何引导一年级学生写好作文?
51、孩子能用环境衬托自己的心情首先要表扬。但是很多孩子只要一写环境,肯定就是小花微笑,小草点头、小鸟歌唱、小雨哭泣,成了套路,难道世界上只有小草、小鸟、小花吗?为什么不能写身边更真实的东西呢?云、雾、桌子,哪怕是电线杆都可以写,这个技巧是提醒孩子不仅要让人活在环境里,还要让人活在真实的环境里。
52、对于文章写不长的孩子,可以训练的另一个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看过无数学生习作,蒋老师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包括“很,非常”,请家长提醒孩子,遇到要写这几个字时不要轻易下笔,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现这个字眼?
53、联想想象艺术手段;
54、倡导常写日记随笔;
55、如果我是他的一年级老师,我是这样改作文的。在一篇作文当中,只要有一句话,写的好或者写出自己的真心实感,我都会给他满分100分。写作文是从一句话写得好开始,以培养他写作文兴趣为主,帮助他在写作文中寻找快乐和成就感。
56、怎么变成三百字?可以有条理地加上动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联想:往届校运会有人挑战失败,平时如何一次次练习等等;还可以加上细节来充实,起跳前如何与同学们进行眼神交流,成功后同学如何向他祝贺……家长可以找一些1秒钟的素材让孩子进行写作练习,学会了这个技巧还怕考试写不出四五百字吗?
57、十、写外貌不用“有”
58、引导孩子细心观察;
59、因为一年级对应的就是看图写话,能够看到图说到几句话,这已经符合这个要求了。我们通过引导让孩子明白,实际上,一年级的作文就是看一幅图,说上两三句话就可以了,生活中这样的场景太多太多了。
60、学会动词技巧后将修改成:“只见他高高地将球抛起,眼睛死死盯着,球接触球板的一瞬间,他手腕轻轻一抖,脚一跺,球高速旋转着,向这边飞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个动词转瞬变成六七个,文字即刻灵动丰富起来。
61、作为一线语文老师,来聊一聊自己的看法,一年级的作文呢,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看图写话作文,很显然这个时候孩子刚刚入学,兴趣是最主要的。
62、八、写说不单写“说”
63、言而总之呢,就是让孩子学会生活,热爱生活,能够把生活中的一些有特别的点,特别的画面,通过自己的语言,说出来,描述出来,就像我们平时发朋友圈一样,一张图能够配上一两句话,达到这种程度就可以了。
64、诵读佳作,培养语感。我经常让学生熟读那些写得较好的文章,背诵文中的精彩片段,要求他们把规范的语言植入记忆仓库,并融会贯通,优化组合,形成新的信息链,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但是,熟读成诵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指导学生讲究方法,提高诵读的效果。
65、我们应该让孩子善于用口头式语言来发朋友圈,我们也应该让孩子们有意识的来看一幅图,说点自己的观点,当这种意识养成习惯。孩子的进步就指日可待!
66、这些标点你的作文中都有吗?没有的话请尝试用起来。经过几次训练后,你会发现孩子的惊人变化:意味深长的句子会写了、人物语言会加进去了,心理活动结合进去了,还会用反问句了,这些句子加进去后,文章当然生动起来。一位作家就曾用这种方法对自己作文写不好的孩子进行训练,收效明显,进步很快。
67、要多观察,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平时多阅读。多积累好词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