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画鼓红船,满湖春水断桥客。詹玉《齐天乐送童瓮天兵后归杭》
2、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张籍《成都曲》
3、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4、二十四桥,颇有杜书记否。刘辰翁《桂枝香吹箫人去》
5、莫讶沙鸥长憩翼,得逢佳境孰遐征?
6、这永远蒙着浓浓的雾珠的护目镜,
7、笑拈芳草不知名,乍凌波、断桥西堍。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8、秦观的诗文自古以来都被人称赞,这首诗在他作品中当属精品,其中情意绵绵,透露出无尽的相思。
9、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周邦彦《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10、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1、说起这首诗,耳熟能详的人到不少,但是说起张继这个人,却鲜有人闻,自古多少人经过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可是又有多少人写下的诗文能名扬千古?
12、不论岁月如何变化,诗词都像是一位独立于世的美人,着一身华丽的旗袍,风姿卓越,属于她自己独有的地位,被人们尊崇与喜爱,平凡的日子里,酌一杯小酒,品三两首诗词,意气风发之余,也会创作一首,聊以慰藉,所以说,诗词既能登得大雅之堂,亦能与民同乐,或许这才是它真正的魅力。
13、《秋思》唐.张籍
14、作者陆广毅
15、假如我是一位诗人,
16、野桥古梅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明本《九字梅花咏》
17、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辞》
18、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望洞庭》
19、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20、(唐)刘禹锡
21、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2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4、这无止息地挥洒着的豆大的汗珠,
25、渠畔龙宫枕大堤,春风夹岸柳梢齐。许德溥《西桥柳色》
26、两岸月桥花半吐。真德秀《蝶恋花两岸月桥花半吐》
27、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赠庐司户》
28、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林杰《乞巧》
29、秋娘渡与泰娘桥,
30、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1、(唐)张继
32、连这赞美的语言也显得苍白。
33、枫桥夜泊
34、一座寒桥,一个孤独的人,一个夜色凉如水的晚上,千万孤独如风一般灌入他的身体,在灯火明灭之时,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传来阵阵钟声......
35、偷闲且向水滨行,春日芳郊任撷英。
36、这被汗水所浸湿了的防护服,
37、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38、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39、何日归家洗客袍?
40、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别诗》
41、和那奔向危难的无比勇敢的身影……
42、落花飞絮蒙蒙,长忆着、灞桥别后。毛滂《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43、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始安秋日》
44、我会用最美的诗歌来赞颂:
4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46、桥上酸风射眸子。周邦彦《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
47、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姜夔《淡黄柳空城晓角》
48、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白朴《天净沙春》
49、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50、《秋词》唐.刘禹锡
5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2、(宋)秦观
53、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54、迎来满眼汀花色,钓取一江渔父情。
55、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56、小棹锚深牵眷恋,飞桥影落爱澄泓。
57、因为我对这白衣爱得崇敬……
58、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59、陆广毅,男,1973年生于广东新会。自幼在祖父影响下,爱好诗词对联。高二时结合粤语拼音和国际音标,悟出以粤语判断古代汉语平仄的高效方法。曾在全国、珠海诗词楹联创作比赛中获奖。中山大学企业管理学士/硕士。
60、为什么我的笔下思绪如缕?
61、南京的朱雀桥历经千年,孤独的见证着事物的兴衰,这一切,人来人往,花开花落,无尽的伤感。
62、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志南《绝句》
63、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平桥。张先《浣溪沙楼倚春江百尺高》
64、《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65、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66、——然而我不是,
67、赤阑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陈克《菩萨蛮赤阑桥尽香街直》
68、一片春愁待酒浇。
69、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
70、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71、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72、鹊桥仙·纤云弄巧
73、珠海广昌水闸即事
7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75、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76、诗歌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毛泽东)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诗经.大雅.大明》) “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