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联:天上陨颗明星
2、半子情深大厦悲倾梁大坏
3、亮节照后人满堂血泪飞云天
4、慈竹当风空有影,晚萱经雨似留芳。
5、下联:半世勤劳传嘉风
6、上联:⼈间府第失慈爱
7、同辈之间的挽联举个例子如下
8、下联:千秋美名化⾦星
9、注意称谓,称谓是体现亡者于赠送花圈着的关系的。所以称谓一定要正确具体可以参考:中国亲属关系称谓表。当然还有朋友师生关系等,按照相应关系称呼即可。
10、在世克己奉公终身辛勤劳动
11、上联:席上漫谈养育恩
12、下联:天宫仙班多善仁
13、下联:悲君永别同林鸟
14、下联:悲声惊世动⼈间
15、下联:德及乡梓
16、继遗志铁誓震天欲闻教诲杏无声
17、下联:明⽉清风⼏处游
18、一生俭朴留典范,半世勤劳传嘉风。
19、普通祭奠花圈花篮挽联右边一般用:沉痛悼念XXX千古、哀悼XXX千古、XXX安息、XXX仙逝等。
20、下联:⽟⼥迎归⽩⽟楼
21、上联:⼀⽣⾏好事
22、承服今朝痛彻心饮泣难消愧作人
23、挽幛,是为悼念死者而送的一种哀悼礼品,也称礼幛。大多是独立成幅,通常用布或绸布做成,也有人用床单或毛毯代替。
24、上联:鹤驾已随云影杳
25、上联:悲声难挽流云住
26、流芳百世,遗爱千秋,音容宛在,浩气常存。
27、联:奶奶我们永远爱您
28、上联:慈⽵当风空有影
29、美德堪称典范,遗训长昭泣人。
30、下联:鲜明炽烈映红梅
31、上联:人间悲鸣少俊杰下联:琼宇欢舞迎贵宾
32、上联:悲兴嫩桂百年愁
33、声悲恸天失先慈
34、下联:⼈间少名俊杰
35、署名有两种一种是个人署名,一种是集体署名。个人署名是是关系加署名。集体可以是单位名。如果是家庭,可以是家中长者或者家长名字携全家敬挽:称呼(指的是你和先人的关系)某某携全家敬挽。
36、高风传乡里一世精神归华表
37、上联:瑶池来位贵客
38、下联:泣杖⼉悲五更寒
39、上联:⾦童接听黄⾦殿
40、上联:痛失手足心欲碎下联:悲送胞弟情何堪
41、香帛难表宾朋思亲意
42、上联:西地驾已归
43、中间四个大字:音容宛在或驾鹤西游。等
44、下联:全家落泪哭亲⼈
45、下联:后⼈楷模
46、寿终德望尚在一夜秋风狂摧祖竹
47、一路风尘劳客致,粗饼青菜愧嘉宾。
48、挽联的书写:挽联的颜色一般是白底黑字,字体要统一,最好保证尽量工整,可以请书法比较好的人书写,以示尊重。在书写习惯上为了突出对故去的人的尊重,下联的书写有时比上联低一两个字(注意是书写时低一两个字,不是贴的时候贴低一两个字。
49、上联:泪⾬涤尘洗天路
50、下联:翠柏伴英魂
51、下联:痛失严椿千古恨
52、下联:两⾏热泪悼慈⽗
53、挽联在花圈上的贴法:面对着花圈上联在右,下联在左。这是因为挽联有上下句句意之分所以不能贴错。
54、上联:宝婺光沉天上宿
55、上联:前世典范
56、)、挽联一般都是左侧一条写词,右侧一条写XX敬挽,等等。没有在挽联下方落款的。如:左悼念XX千古;右友XX敬挽。
57、游仙迹香浓云惊把泰山迷
58、临终瞻念革命一世淳朴为民
59、假如是男性老人去世:沉痛悼念(姓)老先生仙逝。
60、下联:残⼭剩⽔读遗诗
61、下联:范⼰铭⼼代代传
62、上联:满地秋霜伴灵台
63、挽联是集体或个人哀悼逝者,治丧和祭祀时专用的对联。一般分上下联,表示逝者的生平、成绩和美德,以及他的死亡对后人的影响等。上下联之间讲求对仗,讲求平仄,辞意相对相辅,句式仍要对偶,字数相等。
64、上联:名留后世
65、挽联有上下句之分,所以要注意上下句的内容。上句是表达对某某人的悼念,故去者的名字出现在上联。下联是体现某某人赠送的花圈表达的哀念,赠送花圈者名字出现在下联。写错顺序或者贴错顺序就不好了
66、灵辆在驾殊深半子痛哀思
67、酒食堪寄孝子奠慈心
68、亲友致吊尽大礼,薄酒两杯愧我心。
69、下联:凄风苦⾬百年愁
70、上联:声悲恸天失先慈,下联:心怀感激谢宾朋。上联:心感家乡宾朋至,下联:前来悼念百年人。
71、身去音容犹存三更凉露泪洒孙兰
72、驾鹤西归、音容犹在、寿老归真、德望常昭、勤劳一世、流芳千古、沉痛哀悼、壮志未酬、凋芳落秀
73、挽联的格式。上联有称呼在前和在后两种:称呼(称呼指的是先人和你的关系)某某千古和悼念称呼某某。这两种是最常见的。通常还有男灵佑,女仙逝。下联格式则都是称呼在前:称呼(指的是你和先人的关系)某某上挽,敬挽,拜挽,泣挽,顿首,拜挽等。当然在这种基本的格式下,是可以适当地进行词语的选择比如:敬爱雷锋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某某小学某某班敬挽。能真挚体现心中的感情就好,但是选词要严肃。
74、上联:训犹在⽿时时律
75、抢地悲声如今恨不与弟共赴地府仰天号哭往后谁再同哥闲话峥嵘(情何以堪)弟登极乐奈何如此行急哥望苍天可叹这般痛心(断我手足)
76、下联:遗爱千秋
77、鼓鸣三操犹在耳,俯首常筹谢客心。
78、白事办完,都要谢客的,可以这样写
79、挽幛悬挂于祭奠死者的灵堂、追悼会或遗体告别场所,为了便于悬挂,挽幛通常竖幅,上面的文字多为竖写,也有用横写,文字常先用纸写好,然后用大头针或线缝在上面。
80、上联:等闲暂别犹惊梦
81、下联:南国辉空仰婺星
82、下联:遗训长昭泣⼈
83、⽩事对联
84、上联:⼀病辞尘离故⼟
85、花圈的挽联分左右两条,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书写挽联的字体可以是正楷、行书、行草,也可以是隶书和篆书等,但以多数人能够辨认为好。挽联可以写在长幅白布上,也可以写在上长幅白纸上。上下联之间讲求对仗,讲求平仄,辞意相对相辅,句式仍要对偶,字数相等要求高一点。
86、左联:全体孙辈携重孙叩拜
87、下联:含笑牺牲志凌空
88、第一副上联:遗侄蒙恩继业兴门承叔志,第一副下联:如儿饮泪铭心刻骨振家声,横批:沉痛哀悼。
89、右联:爷爷我们永远怀念您
90、下联:浩⽓常存
91、上联:英年遭难千古恨下联:轻狂逢殃百年悲
92、左联:长孙YYY携重孙叩拜
93、抱孙昔日恩如海深恩未报惭为子
94、最后是挽联的样式。在第一个图上已经看到,底部是有一个小三角的缺口的,算是一种习惯的样式。
95、上联:桃花流⽔杳然去
96、没有写过。白事,指的是老了人。在习俗中,和红事一样看待,是亇喜事。并有一亇红白喜事的名称。谢客,不是拒绝客人,而是对前来悼念的人,给予相应的礼仪,称之谓谢客。但红事和白事在礼节上毕竟有所区别,都各自都有相应的礼节,这种礼节,在各地方,各人群中也略有不同。在前来悼念的人中,又有各类人员,年龄上有老有小,在血源关系上,有亲疏远近,还有的是朋友,同事,故交,邻居等。被悼念的人是什概况,生平简介,平民,还是高官。诸如此类的情况未作交代所以感觉也无从下笔。再者,本人对这方面的礼节,虽然也知道一些,但从不去刻意地了解它。在当今,新时代,春节对联
97、上联:⽆私慷慨⾝殉国
98、上联:倚门⼈去三更⽉
99、下联:千古留芳名
100、下联:晚萱经⾬似留芳
101、)、千古一词,一般用于对社会有功绩的人。普通挽联上款下面应写上;男的、灵佑、女的、仙逝等词。下款还要写上挽、敬挽、拜挽、泣挽、顿首拜挽等
102、身着重服难言谢,另择吉日再登门。
103、上联:⼀⽣俭朴留典范
104、上联:泣声难挽流云住下联:悲音相随野鹤飞
105、上联:⾳容宛在
106、下联:哭⾳相随野鹤飞
107、下联:佛国添座⾦刚
108、上联:丹⼼卫祖国
109、下联:此后何缘在晤⾔
110、上联:⾼风传乡⾥
111、答:在对人的去世表示哀悼的帐子和挽联上面,通常要写上悼念的用语,这些用语有好多都是通用的。如:奠,去世,千古,哀悼,怀念,缅怀,敬挽,沉痛,深沉,永远,深沉,音容犹在,音容宛在,致哀,悲痛,继承遗志,万古流芳,永远思念,泪洒灵堂,无比悲伤,痛失楷模等等。
112、上联:陇上犹留芳迹
113、懿范堪夸此去九泉空景仰
114、上联:流⽔⼣阳千古恨
115、上联:⼀代国粹垂青史
116、传噩耗悲歌动地想见音容空有泪
117、下联:亮节昭后⼈
118、下联:堂前共仰遗容
119、下联:厨中举办思亲菜
120、上联:流芳百世
121、)、1.挽联挽联是集体或个人哀悼去世者所写的对联(可贴在门口、骨灰盒两侧、追悼会会场两侧、花圈上)。格式:要求上联与下联辞意相对相辅,句式仍要对偶,字数相等。2.面朝门立上联在右,下联在左。上联常用\"悼念XX\",下联常用\"XX敬挽\"。3.范例:(上)称呼XXX先生千古(下)辈分XXX、XXX敬挽
122、公墓烈士陵园纪念碑花圈花篮挽联写法
123、右联: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124、第二副上联:深恩赐我犹如父,下联:泽惠施人宛若仙,横批:音容犹存。
125、,常用的上半联:男用“千古”,女用“仙逝”“千秋”,烈士用“永垂不朽”,男女通用“逝世”,“仙游”。
126、上联:恨我独⾏独⽊桥
127、挽联是对死人的哀悼,也是对活人的慰勉,有其社会性,也有其时代的代表性。挽叔父的对联很多,现摘录二副和大家学习。
128、上联:美德堪称典范
129、对社会有功绩的人祭奠花圈花篮右边一般用:追悼XXX千古、永垂不朽一词。
130、张贴的情况也趋见少,白事挽联也难得一见,更何况是白事谢客之对联了。不要说作出一个泛泛之作,恐也十分不易,更不要说,因人而异的,好的,优秀的作品来
131、上联:想见⾳容云万⾥
132、下联:思听教训⽉五更
133、下联:莲花⾹观佛前⾝
134、落款:晚辈某某某敬挽
135、上联:陇上浩气犹留迹下联:堂前悲切共仰容
136、上联:朗⽉清风怀旧宇
137、下联:鹃声犹带⽉光寒
138、上联:洁净晶莹光如雪
139、陇上犹留芳迹,堂前共仰遗容。
140、桃花流水杳然去,明月清风几处游。
141、左联:YYY敬献
142、注意两点,一是在上联的右上角起笔:"某某某姻兄(弟)千古,二是在下联的左侧边缘中部向下行文:"姻弟(兄)某某某敬挽"。
143、题有挽词的整幅绸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