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真的感到特别的遗憾,这一切都让我特别的无语,第一学期的月考,特别的差,这一切都归功于自己没有努力学习,始终是愧对于自己的爸爸妈妈了!
2、数学也可以说是这次月考中最不尽人意的,尤为不好,后面的大题目只能得到一点点的分数,即便是延长考试时间,却仍旧捞不到分数,只得到了走出考场一脸绝望的表情。这真真切切地反应出了平常的效率不高,单单是理解书本上的题目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做更多的拓展。遇到难题,的不应放弃,将其置之高阁,更应该尽自己所能认真思考,仍旧不会的可以请教老师与同学,直到真正的弄懂并且能够举一反三为止。
3、语文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在做阅读理解时漏了一题,幸亏发现得早,最终只有两个空格是错误的答案,只得用橡皮擦擦掉,但是仍旧擦不干净,无奈之下只好用横线杠掉,将正确的答案写在空格的角落,答案也缩略了许多,导致失分。这正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心态未调整好的表现,不认真,这是绝对不可取的,绝对不能再犯的。
4、(6)要坚守最后一分钟,忌好胜心理
5、其二,勿下“题海”。这个阶段最为重要的并非演算那些浩如烟海的习题,而应该是努力培养心理上的自我承受意识及学习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升学考试约80%考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而且做出那20%难题的功夫,也不是短时间所能练就的;花大量时间做难题,如果做不出,则会影响情绪,自寻烦恼。
6、其一,扬长避短。就多数同学而言,各科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有差别的,甚至可以说有点悬殊。因此,在这个阶段,最好是采取扬长避短的战略,如果有一两门薄弱科目,就要瞄准靶子,对症下药,不让弱科拖后腿。如果有一两门强项学科,可以把它作为高考的“杀手锏”拿出来,这样可使分数明显提高。
7、下面说说月考时的“六要六忌”。
8、(3)要先易后难,忌盲目在每科考试题目中,难题均占有一定的比例,考生做题要先易后难,一方面可以赢得时间,抓住基础分,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因难题而造成对信心的动摇,所以解题时忌“从一而终”。
9、很多同学上了初三的学习压力是比较大的,作为老师,首先一定要鼓励同学们放松心态,你要把压力转化为动力,而初三的月考,主要就是检测一下大家假期学习符合,还有就是大家的水平如何,而且分数并不是衡量什么的标准,所以不要把分数看的太重要。
10、这终究是沦为过去的了,现如今我们应该把握时间,改变自身不足,依然保持从前的良好习惯,更加努力。谁都不是高智商,学霸是努力认真的典范,并非最聪明,他们,是我们所要学习的。要想更好,就得不断攀登,就得努力努力再努力,认真对待每节课,每天的作业,合理地运用闲暇时光。
11、其三,强化记忆。同学们也许都有这样的体会:历史、政治、英语复习以后,长则几个月,短则几天就会忘记。所以,要尽量加快复习速度,缩短复习周期,将中学所学的知识迅速地在脑中“过”几遍,反复刺激大脑皮质,强化记忆,以收到最佳效果。
12、(1)要谨小慎微,忌粗心审题、解题、组织答案需细心,关键字眼、中心思想要抓准,运算过程、书写过程要谨慎,尽量避免因非智力因素而带来的不必要的失分。
13、时间就是胜利,珍惜一分钟,有可能减少你一分甚至几分的失误。
14、(5)要处乱不惊,忌烦躁考试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教室周围环境的`影响,难题的困扰,题型的新颖,设问的刁钻等。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处乱不惊。要知道,若有以上问题的出现是很正常的事情,同学们只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不变应万变,一切均可迎刃而解。
15、月考计划作文
16、新的年级,崭新的开始,令人紧张的月考也结束了,早已告一一个段落了,几家欢喜几家愁,这是在所难免的。这种时候,不应将重心放在分数排名上,而是应该深刻地反思自己的错误与不足之处,这才是正确的做法。对次,我并没有很满意。
17、英语卡在了瓶颈,要想取得优异的分数,必须得保证词汇题不丢分,毫不意外的,我丢了分,必须要提高上课的效率,不被周围的一切干扰,提高阅读能力,多多积累新词,时常背诵,拓展是不可或缺的。物理还可以,但谈不上优秀,有许多知识点没有掌握的特别牢固,以至于失分,应该牢记巩固知识点,常常翻看错题,加深记忆。小四门不精,光靠复习资料远远不够,课堂才是最好的钥匙。
18、那么,就请做好自己,做到努力认真吧。
19、我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我始终没有了解书本上的知识,在课堂上没有认真听讲,这一切都是我内心所有的反思,第一学期月考考的特别的差,一切都让我无颜面对自己的爸爸妈妈!
20、(4)要知难而上,忌畏缩前面所说的先易后难,是从方法上的要求,而这里的知难而上则侧重于毅力方面,要求同学们遇到难题要有一股拼劲。
21、答完卷后,要认真检查,反复核对,切忌为出风头而草率交卷。要恪守“不到最后一分钟绝不停笔”的良训。
22、(2)要充满斗志,忌怯场信心是成功的法宝,哀兵必败,历来如是。同学们踏入考场要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忌无精打采,甚至畏惧三分。
23、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作文题目通常有两种: 1.由幸福想到的。 2.写事物的特点和从中受到的感悟。 主要取决于教材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习作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