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舍生取义的名言和事例,以下是一些例子:
名言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孟子
事例
苏武牧羊
苏武被扣于匈奴后,面对名利诱惑和严刑威胁,始终坚守大义,宁死不屈。
在艰难环境中,苏武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保持民族气节,最终归汉时已是须发皆白。
戊戌变法中的谭嗣同
谭嗣同参加戊戌变法,失败后选择舍身取义,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
文天祥
南宋末,文天祥组织义军抵抗元军,兵败被俘后拒绝投降,以忠烈名传后世。
他留下了《正气歌》、《过零丁洋》等名篇,表达坚贞的民族气节和战斗精神。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东汉末年,曹操被视为国贼,忠汉的吉平在送药时下毒未果,被拷打逼供后撞阶而死,表现忠义。
黄花冈起义
林觉民率敢死队与清兵浴血奋战,喻培伦胸前挂满炸弹冲锋在前,最终英勇牺牲。
这些故事和名言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重视的舍生取义精神,即为了正义和信仰,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