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写成离子方程式的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复分解反应:
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后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例如:
$Ag^+ + Cl^- = AgCl \downarrow$
$H^+ + CO_3^{2-} = CO_2 \uparrow + H_2O$
置换反应:
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例如:
$Zn + 2H^+ = Zn^{2+} + H_2 \uparrow$
$Cl_2 + 2I^- = 2Cl^- + I_2$
盐类水解反应:
盐在水溶液中与水分子发生反应,生成弱酸或弱碱。例如:
$NH_4^+ + H_2O = NH_3 \cdot H_2O + H^+$
$CH_3COO^- + H_2O = CH_3COOH + OH^-$
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
涉及电子转移的反应。例如:
$MnO_4^- + 5Fe^{2+} + 8H^+ = 5Fe^{3+} + Mn^{2+} + 4H_2O$
生成物中有络合物的反应:
反应生成含有络合键的化合物。例如:
$Fe^{3+} + 3NH_3 = Fe(NH_3)_3$
要具备的条件包括:
离子参与:
反应中必须有离子参加或生成,没有离子参与的反应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
水溶液中反应:
离子方程式通常适用于水溶液中的反应,非水溶液中的反应一般不写成离子方程式。
强电解质:
只能将强电解质(指溶于水中的强电解质)写出离子形式,其它物质(包括难溶强电解质)一律写成分子形式。
微溶物处理:
微溶物在澄清溶液中写成离子符号,在浊液中写成化学式;作为生成物时,一般写成化学式。
特殊情况:
某些特殊情况(例如,有潮湿环境的条件时)需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综上所述,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需要符合一定的规则,包括离子参与、水溶液中的反应、强电解质的处理、微溶物的表示以及特殊情况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