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透镜的放大率成像规律如下:
放大率公式
凹透镜的放大率 \( M \) 与物距 \( u \) 和像距 \( v \) 的关系为:
\[
M = -\frac{v}{u}
\]
其中,\( f \) 是凹透镜的焦距,满足关系式:
\[
\frac{1}{f} = \frac{1}{v} - \frac{1}{u}
\]
不同物距下的成像情况
物距 \( u > f \):像距 \( v \) 为正值,成像为实像,位于凹透镜的凹面一侧。
物距 \( u = f \):像距 \( v \) 趋近于无穷大,光线经过凹透镜后会变为平行光线,成像为无穷远处的实像。
物距 \( u < f \):像距 \( v \) 为负值,成像为虚像,位于凹透镜的凹面一侧。
虚物成像
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像与物在透镜的同侧。
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等于一倍焦距:成像于无穷远。
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两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在透镜的异侧。
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等于两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在透镜的异侧。
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虚像,像与物在透镜的异侧。
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凹透镜在不同条件下的成像特性,对于光学系统的设计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