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建设理念,它 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这种建设方式旨在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海绵城市的核心理念包括:
生态为本、自然循环:
充分利用山水林田湖等自然地形地貌对降雨的积存作用,植被、土壤等自然下垫面对雨水的渗透作用,以及湿地、水体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实现城市水体的自然循环。
规划引领、统筹推进:
因地制宜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和具体指标,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相关规划,完善技术标准规范,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实施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
政府引导、社会参与: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调控引导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特许经营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海绵城市建设。
通过这些措施,海绵城市能够实现以下目标:
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提高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和防灾减灾能力: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和防灾减灾能力,确保城市在应对自然灾害时能够保持正常运行。
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消除黑臭水体,缓解热岛效应,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实施,逐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