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摘抄屋-摘抄生活中值得收藏的文案句子

顿号什么时候用?

顿号(中文名顿点)是一个标点符号,主要用于 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进行停顿。它通常用在中文句子中,起到区分和停顿的作用。以下是一些顿号的常见用法和举例:

并列列举

例如:“我喜欢的水果有苹果、香蕉、桃子。” 这里,苹果、香蕉和桃子是并列的,之间使用顿号。

简短的引文

例如:“他曾说:‘时间就是生命,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引号内的内容之间通常用顿号。

并列数字

例如:“他们约定在下午2:30、4:00和5:30见面。” 这里的数字“2:30”、“4:00”与“5:30”之间是并列的,用顿号隔开。

单位和数值

例如:“温度为25℃、湿度为60%。” 这里的“℃”和“%”与前面的数字之间使用顿号。

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

例如:“他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辩解着。”

某些序次语之后

例如:“我准备讲两个问题:一、逻辑学是什么?二、怎样学好逻辑学?”

需要注意的是,顿号的使用也有一些限制:

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但若相邻两数字连用为缩略形式,宜用顿号。

通过以上信息,可以看出顿号在中文中的使用是相对灵活的,但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来恰当运用。

上一篇上一篇:顿号的正确使用?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