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音古诗是指利用汉字的谐音来表达某种意义或情感的诗歌。以下是一些著名的谐音古诗的例子:
1. 温庭筠《杨柳枝》
```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
其中,“围棋”谐音“违期”,意指不要违背约定。
2. 刘禹锡《竹枝》
```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这里,“晴”谐音“情”,表达了一种含蓄的爱情。
3. 王之涣《送别》
```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
“杨柳”谐音“留”,寓意挽留之意。
4. 李白《劳劳亭歌》
```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
“柳”谐音“留”,表达了离别的哀愁。
5. 白居易《南浦别》
```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愁)。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
“秋”谐音“愁”,描绘了离别的忧伤。
这些诗歌通过谐音的手法,增加了语言的趣味性和艺术的深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独特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