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回,字子渊,是春秋末期鲁国曲阜(今山东曲阜)人,他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后世尊称其为复圣。颜回的故事体现了他的仁德、好学和对孔子的敬重。
颜回输冠
颜回在街上遇到买布人与卖布人发生争执,买布人坚称“三八就是二十三”,颜回则认为应该是“二十四”。两人打赌,请孔子评判。孔子判定买布人正确,颜回输了,于是摘下自己的帽子给了买布人。尽管表面上服从,颜回内心并不服气,认为孔子老糊涂,决定不再跟随孔子学习。
颜回敬师食污饭
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受困,七天没有米饭吃。颜回讨来米煮饭,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饭吃,却假装没看见。饭熟后,孔子说梦见祖先,要自己先吃干净的饭再给颜回吃。颜回解释说是因为炭灰掉入锅中,丢掉可惜,所以抓起来吃了。孔子叹息说,人最可信的是眼睛,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而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颜回不仕
孔子曾劝颜回去做官,但颜回回答说自己有五十亩地,足够自给自足,他更享受学习孔子的道理带来的快乐,不愿意做官。孔子听后表示理解,并称赞颜回的愿望。
颜回的生活态度
颜回生活清苦,但能安贫乐道,终身未仕而好学不倦。他对孔子的学说身体力行,多次受到孔子的称赞。颜回认为理想社会是君臣一心、上下和睦、衣食富足、老少安康,主要通过教化来实现这一理想。
颜回的故事不仅反映了他的个人品德和智慧,也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尊师重道和仁德之心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