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戊鼎的发现始末如下:
发现时间
1939年3月。
发现地点
河南安阳武官村。
发现者
吴希增。
发现过程
吴希增在野地里寻宝时,用探杆触碰到了地下十三米深的硬物,怀疑是宝物。
他回到村子里找来十多个人,在夜晚挖掘,最终挖出司母戊鼎。
由于担心被日军发现,村民们将鼎秘密运回村,藏匿在吴希增堂弟家中,并用柴草掩盖。
日军得知消息后,曾前来搜查,但未找到鼎,最终放弃。
鼎的状况
司母戊鼎重约875公斤,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鼎在埋入地下时可能已断了一只鼎耳。
后续处理
1946年,当地政府得知消息后,司母戊鼎第二次被发掘出土。
鼎被运至北京,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总结:
司母戊鼎的发现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过程,从1939年3月的意外发现,到后来的秘密挖掘和转移,最终成为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一历史事件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青铜文化的辉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文物的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