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八卦的发明者传统上被认为是 伏羲。伏羲氏,又名包牺氏、太昊、黄熊氏、宓羲、庖牺、伏戏、牺皇、皇羲、伏牺等,是《易经》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伏羲因其纯厚纯真的特质而创作了《易经》八卦。他通过观察天象、地法、鸟兽花纹以及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启发创作出八卦之图形,用来通向神明之德,模仿万物的情状,包括建屋安居的活动等。
此外,周文王姬昌在伏羲的“先天八卦”基础上,进一步推演出了“六十四卦”及卦爻辞,被后世称为“易经六十四卦”。孔子也对《易经》的发展有重要贡献,他创作了“十翼”,又称《易传》,为《易经》增添了更多的哲学思想和注解。
因此,伏羲被认为是周易八卦的发明者,而周文王和孔子则在其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