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想的现代名人素材
1、再比如,马云有一个帮助更多人创业的梦想,他创建了阿里巴巴并打造了一个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
2、纵使多番打击,她也不甘认输,更利用空余时间攻读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自我增值。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董卿在上海卫视改革后迎来曙光,她被委以重任,主持多档节目,其中2000年主持一场“上海—悉尼双向传送音乐会”,她风格大气、英语熟稔,一举斩获2001年中国播音主持界的最高奖项——第五届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在当时评委几乎没有一个人认识她的情况下,全票通过。
3、海伦·凯勒双目失明、两耳失聪,却努力的从一个让人同情默默无闻的小女孩变成让全世界尊敬的女强人。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么,生活对她的不公平可谓到了极致。
4、范仲淹“划粥割齑(jīu)”
5、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
6、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
7、教室里静静的,没有一个学生回答。
8、美国盲人姑娘海伦凯勒是自强不息的代表人物,虽然是个盲人,仍然对生活充满希望,乐观精神鼓舞当代青年,她的梦想是给她三天时间的光明,让她对世界有很好的认识。
9、春晚,最大的吐槽点大概就是“董卿不在了,魔术就穿帮了!”这位“中国名托儿”的魔力似乎比魔术师更胜一筹。但比起这一个标签,她更愿意把自己称为梦想的“托儿”,因为她一直来都用自己的奋斗历程来为人们呈现,无名小卒变身央视一姐的励志“魔术”!
10、岁,别人都在当“小公主”的年纪,她既不能照镜子,也没有新衣服,还要每天刷碗擦地、抄写古诗文、体能训练;上了中学以后更要用利用空隙时间去“客串”各种宾馆清洁工、商场售货员、广播站广播员……这些父亲曾带给她的童年“阴影”,让她一度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是亲生女儿!
11、司马迁幼年时就很刻苦,十岁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二十岁时满怀求知的欲望,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到处考察古迹,采集传说。
12、分享一个王健林的故事,他当年刚刚从部队回来创业的时候,许多人都瞧不起他,也在背后嘲笑他不会成功的。他靠的是自己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13、可是这一切,她都没有做,她只是吃力的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盲语,触摸着事物,仅仅凭着她永不言弃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意志。
14、陈平忍辱苦读书
15、爱因斯坦,德国物理学家,提出了著名的质能方程E=mc²,揭示了质量和能量之间的关系。他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是他人生的动力。
16、只要一心追逐梦想,终有一天让人另眼相看。1991年,董卿不顾一切反对考入浙江艺术学院,毕业后进入浙江电视台。在电视台里,她兢兢业业,兼任主持、编导,全力吸收着自己未知的一切。这位女版“拼命三郎”的出色表现让东方电视台向她伸出橄榄枝,本应迎来高峰,但却泼来一盆冷水——新人的她只能跑前跑后做剧务,璀璨的舞台,不属于她。因此,董卿投奔刚刚成立的上海卫视寻找机会,但等待她的只是收视极低的串联节目烂摊子。
17、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领悟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
18、这样,他才在《大卫·科波菲尔》中写下精彩的人物对话描写,在《双城记》中留下逼真的社会背景描写,从而成为英国一代文豪,取得了他文学事业上的巨大成功。
19、甘地,印度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主张非暴力抵抗和印度独立。他的“真理、爱和服侍”的理念影响了全世界的和平运动。
20、其父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有条件看到大量的书文献和国家档案,这对司马迁编写《史记》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21、在学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他在同学们中第一个剪掉了长长的辫子,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因为满清规定,所有汉人男子都必须像满族人一样留长辫子,以表示忠于清朝朝廷,不留辫子就要杀头。是第一个剪掉辫子的学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
22、梦想是一种追求美好未来的信念,是人类进步的动力。许多名人通过追求自己的梦想,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毅力、决心和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23、梦想是一种力量,它激励着人们去追求更美好的未来。许多名人都是通过追求自己的梦想而取得了成功。比如,乔布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一直梦想着出更好的电脑,直到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不懈追求,成为了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商人之一。
2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年少求学时,由于家贫,他的生活十分艰苦。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饭,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冻后,用刀划成四块,早上吃二块,晚上再吃二块,这就是“划粥”。没有菜,就切一些腌菜下饭,这就是“断齑”。生活如此艰苦,但他毫无怨言,专心于自己的读书学习。“断齑划粥”的典故即由此而来。
25、校长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摇了摇头又到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
26、马丁·路德·金,美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和演讲家,致力于推动种族平等和公民权利。他的名言“我们必须接受失望,因为它是有限的;但却不可失去希望,因为它是无穷的。”代表了他对平等和自由的坚定追求。
27、多次“改嫁”换来希望曙光
28、“如果没有人回答,我就一个个问了!”
29、年年底,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出剧烈变动的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很多人,特别是年青人思想困惑,没有明确的理想追求,没有人生奋斗的目标。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
30、比方说SteveJobs,他20岁时就创办了苹果公司,并一直为自己的梦想坚守不懈,为此也收获了巨大的成功与影响力。
关于理想的现代名人素材
31、字可能不够描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关于名人梦想的描述。比如,乔布斯有一个改变世界的梦想,他创办了苹果公司并推动了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等领域的革命性发展。
32、童年是一场“坑爹”的噩梦
33、马云,阿里巴巴这个18个人50万资金的小作坊,8年之后变成了世界最大的B2B商业网站;当年西湖里随波逐流的小舢板,8年之后变成了太平洋里的一艘中国互联网航空母舰;当年那个普通的英语老师,8年之后变成了世界级的公司掌门人。
34、她完全可以放弃她的梦想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放声痛哭,没有人会责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像一个植物人一样由人服侍。
35、范仲淹的艰苦生活,被当地留守官的儿子知道后,深为同情,便从家里送来了好菜好饭,范仲淹表示感谢,收下了饭菜。几天之后,留守的儿子来看范仲淹之时,看见自己送给他的饭菜还在那里,都已经坏了,大惑不解。范仲淹解释说:“您赠我好饭菜,实在感激不尽,但我平时吃稀粥惯了,并不觉得怎样苦。现在我如果贪食这些东西,吃好的食物惯了,我将来怎么办呢?”留守的儿子回家后,将范仲淹的话如实告诉了他父亲。他父亲夸奖说:“真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日后必定大有作为呀!”后来范仲淹终于成为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36、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37、海伦·凯勒,美国作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尽管在童年时期因病失去了视力和听力,但她仍然坚持不懈,最终学会了读、写和说。她的毅力和决心使她成为残障人士权益的倡导者。
38、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39、终于,多年的压抑终于在大学的报考中爆炸:她考艺术院校的想法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彻底被激怒的她生平第一次在父亲面前摔碗狂吼,父亲见状更加愤怒,最后演化成双方的一场激烈的“对打戏”。为了捍卫自己的演艺梦想,她甚至使出了“”的威吓手段。直到有一天,父亲举起酒杯向她致歉,他才明白自己的成功源自父亲的“魔鬼”教育,让她学会了坚持。
40、爱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制蓄电池,其间不断遭受失败的他一直咬牙坚持,经过了五万次左右的试验,终于取得成功,发明了蓄电池,被人们授与“发明大王”的美称。
41、魏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他示意让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意思是说,有志气的青年,都要向学习啊!
42、他的执着和勇气,在启发其他人实现梦想的同时,也成为了激励人们向前的一面旗帜。
43、站起身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44、她把她理想的天空涂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45、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平时很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坚持到街头去观察、谛听,记下行人的零言碎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资料。
46、“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话,表达了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
47、曼德拉,南非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曾被囚禁27年,领导反种族隔离和民主运动,并最终成为南非首位黑人总统。他的一生都在追求自由和平等。
48、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
49、跟很多留守儿童一样,董卿自出生起就在外公家长大,直到7岁那年才被父母接到身边。但这看似值得高兴的回巢,却成为她童年“噩梦”的开始。由于父亲自身的经历,让他特别笃信:“人的命运要靠自己改变,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便以异常的严厉表达着自己对女儿的期望。
50、这为后来编写《史记》作了很好的准备。
51、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就是为了光宗耀祖。”魏校长又向第二个学生,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
52、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我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十分惭愧,从此潜心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