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
2、郑和(1371年?-1433年?),云南昆阳(今并入晋宁)人。明朝航海家、外交家。原姓马,小字三保。
3、郑和原姓马,回族,为三宝太监,七次下西洋,对食妻子有二人.
4、郑和出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原名:马三宝。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三保10岁,被掳入明营,被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
5、这就是说,张永希望能够封侯,为此拿出郑和来做例子,暗示大臣们。如果郑和没有受封侯爵的话,那么张永这个例子是不会举的。
6、被封过,侯爵。
7、郑和,云南昆阳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他早年从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习战,是“靖难之役”的有功之臣,曾先后七下西洋,跨越了半个地球,进行了15世纪末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
8、郑和原姓马和,因为跟随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有功被朱棣赐姓郑因此改名郑和。
9、郑和七次下西洋为我国古代航海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郑和是我们的民族英雄,是我们的骄傲,不要拿英雄开玩笑!
10、郑和是太监,没有妻子,问题不成立。
11、郑和(1371-1433),明朝太监,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郑和是(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宦官)
12、郑和(1371年?-1433年?),一说本姓马,为明成祖朱棣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又作“三宝太监”),云南昆阳州(今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人。明朝太监,航海家、外交家。
13、郑和有老婆吗,郑和没有老婆。
14、郑和(1371年-1433年),回族,明朝太监,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15、郑和只是一个太监,在他所处的时代,太监是没有资格封候的,
16、郑和是明成祖朱棣时期的历史人物,他的南下西洋影响深远,在历史上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只不过郑和本人却是个不全之人,因为他是个宦官,所以,郑和在历史上是没有相关妻子的记录的。不过,在古代野史的记录中,很多宦官为了安抚自己内心的创伤,会给自己娶妻子,至于郑和当时有没有给自己娶妻子,这个在正史中是没有相关记载的。
17、郑和没有妻子。12岁净身入宫,是一位太监。
18、郑和年轻时从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习战。后在靖难之役中有功,升任为内官监太监。1405年(永乐三年)至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郑和六次作为正使太监下西洋。1425年(洪熙元年)后,郑和任南京守备太监,1430年(宣德五年)受命第七次下西洋,一说在途中于1433年(宣德八年)卒于古里国,今南京牛首山南麓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
19、据资料记载,郑和是12岁净身入宫的,所以是一位太监。一个宦官怎么会有老婆呢?何来老婆一说,简直是无稽之谈。
20、应该是双鱼或者是摩羯座吧,史书上记载应该出生在1371冬的。
21、郑和(1371-1433),明朝太监[,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22、明初战乱时郑和入宫为宦官。追随燕王朱棣起兵有功,赐姓郑,为内宫太监,先后被封为三宝太监。永乐三年(1405年),与王景弘等率水手、官兵27800余人,乘宝船62艘,远航南海及“西洋”。从苏州刘家港出发,到占城、爪哇、苏门答腊、锡兰等地,经印度西岸折回。1407—1433年,先后六次出使西洋。前后历时28年,7次远航,途经30余国,最远达非洲东岸和红海。
23、郑和是明朝的内宫太监,本姓马,名三保,后来得到明成祖朱棣赏识,他被提升为宦官的最高官职--内官监太监,并赐名郑和。
24、从史实来看,《明史·张永传》:永欲身自封侯,引刘永诚、郑和故事风廷臣,内阁以非制格之。
25、他在燕王争夺帝位中,为他立下战功,所以赐马和郑姓,以纪念战功,史称“郑和”。至于朱姓那是国姓,就算功劳再大,肯定也不能赐予宦官的。
26、皇帝给改的姓所以后来就叫郑和
27、郑和没有妻子,郑和是(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宦官)
28、其父马哈只有子二人,长文铭,次郑和,另有姊妹四人。关于郑和,家谱中说他“本姓马,永乐二年(1404年)正月初一,御书‘郑’字,赐以姓”。家谱还说他“以兄文铭之子立嫡,名赐”,说明了郑和作为太监而有后裔的渊源。
29、郑和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是马哈只第二子,郑和有姐妹四人。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和仅十岁,被明军副统帅蓝玉掠走至南京,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永乐元年(1403年),姚道衍和尚收马和为菩萨戒弟子,法名福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