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端午节的由来直到现在还是众说纷纭,有纪念伍子胥说,亦有纪念孝女曹娥说等等。但一直被广泛盛传并最被广泛认同的是纪念屈原说。
2、飘雨的端午,飘香的端午,在今天,又飘来了端午时节的快乐往事,原来美好的事物在我记忆深处从不曾失落,就像那串挂在家乡门前的艾草青青还有那家乡独特的粽子飘香……在我的记忆长河里永远都是鲜活的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3、端午节的重头戏当然是粽子,关于粽子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莫过于祭奠投身汨罗的伟大诗人屈原,也由此似乎粽子应该带着一股浓重的悲情色彩。
4、粽子的清香缓缓地从锅中溢了出来,我贪婪地嗅着这一丝丝、一缕缕棕香,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5、看着满街飘香的粽叶,我突然觉出了原来端午又临了。我想起那些屈原息息相关的民间传说。有关于粽子,关于龙舟,关于艾叶,就说吃粽子吧,端午包粽子,一是为了解馋,二是为了一种纪念。
6、粽子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煮熟以后,剥开墨绿色的箬叶,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
7、噜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端午至而念朋友兮,发短信以祝福。龙舟快而粽香兮,生活多乐而少愁。衣袂飘而人美兮,诸事顺而体硕!
9、孩子动手包的粽⼦总是⼜⼤⼜好看,尖尖的⼩脚上,妈妈总会放⼀颗⾚⾖或豇⾖。在吃粽⼦的时候,我总喜欢⽤筷⼦插在粽⼦中间,蘸⼀点糖,然后第⼀个就把⼩脚上的⾖⼦吃掉
10、粽子一般都是三角形的。陷料不同,口感也不同,我个人比较偏爱豆沙的。
11、母亲包的粽子总是又大又好看,尖尖的小脚上,妈妈总会放一颗赤豆或豇豆。在吃粽子的时候,我总喜欢用筷子插在粽子中间,蘸一点糖,然后第一个就把小脚上的豆子吃掉。
12、每当一个节日来临,我总是第一个想起你,不知你是否也和我一样,遥望着远方,思念自己牵挂的人。端午节到了,让我为你送上一份祝福!
13、、粽子的清香缓缓地从锅中溢了出来,我贪婪地嗅着这一丝丝、一缕缕棕香,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14、粽子的馅有肉、蛋黄、豆沙、枣子等多种。剥开绿油油的粽叶,里面就是香喷喷的粽子了!真像一个粽子精灵披着一件绿色的棉袄呢!我要开始吃粽子了,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啊!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里,使人陶醉了。我真喜欢粽子呀!
15、看着妈妈包的结节实实的,我包一个撒一点,包一个撒一点。
16、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棕叶包着朋友情,友善关爱粽是情;门边插上艾叶香,平安健康永一生。
17、每逢佳节“粽”思你,好友之间“粽”是情,端午节,“粽”言“粽”语祝福你,愿万事“粽”顺利,生活“粽”快乐,样样“粽”美好。
18、粽子的包制过程:1,购买棕叶,马莲(或棒线),江米(或糯米)以及大枣或蜜枣。2,将棕叶在沸水中煮3~5分钟,捞出在冷小浸泡3~5小时。
19、妈妈会很早就从河边的芦苇荡采来芦苇叶,煮在锅里,然后将珍藏好久的糯米用凉水泡在面盆里。我们围坐在妈妈的身边,看着妈妈的一举一动。只见妈妈娴熟地把三四张芦苇叶放平,用剪刀裁平芦叶的一边,在左手的掌心,折成圆锥状,然后用右手在面盆里足足抓一把米,投进去,如果再讲究一些,会在米里放进一枚红枣或者花生、赤豆之类。叶子在妈妈的手里折来折去,就出现了一个三角锥的形状,然后用线一扎,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做好了。
20、山西省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隰州端午,各村祭龙王,并在田间挂纸。怀仁县端午又名“朱门”。定襄县端午,学生需致赠节礼给教师。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21、吃粽子一直是我的钟爱,也许清香的荷叶味儿更具有端午节的气息。
22、北方四角棕在北方地区非常流行,取两片粽叶,搭在一起叠压。将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
23、粽香总会如期飘荡在五月端午这一天。无论风雨,不管磨难,祖祖辈辈怀念祭奠,吃不完的粽子,道不完的情。
24、香甜的肉感连同新鲜的浆液让人满口生香。
25、端午节的时候,老人们总会用五彩丝线编一些好看的手绳,给调皮的孩子系在手腕上,再小一些的孩子,还会挂上漂亮的小香囊,据说是辟邪驱毒的。
26、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有红豆粽和鲜肉粽,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的吃完粽子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蓝粽子让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们吃。这一段写出了外婆的善良和无私。最后作者还点出了端午吃粽子的由来,激发了孩子热爱祖国,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7、答:第三自然段重点写了粽子的花样多;最后点出了端午吃粽子习俗的由来。作者用词准确丰富,运用了“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美滋滋”等重叠词,使句子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特别适合儿童阅读。
28、孩子动手包粽子好与赖只是锻炼他,自己动手做的东西吃出来特别的有价值
29、在农村中,仍然习惯吃大黄米粽。黏韧而清香,别具风味,北京粽子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
30、粽子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一个民族难以割舍的温馨。
31、这粽子的形状多数是条形,成柱形,包扎的略微紧一些。经过一煮瘦肉中的水分和肥肉中的油都让米吸收了,所以这肉的味道特别好,胜似火腿肉,粽子的米中有油,味略咸
32、粽子的味道美极了。
33、包粽子的过程:先将浸泡水中的粽叶捞出来,然后包粽叶卷成一个圆锥形,把糯米放入圆锥形粽叶里面,再把粽叶包好,缠上绳子,最后绑好就可以了。
34、包制:将棕叶折成漏斗状,将米放入,然后放一枚枣,然后再放一点米压实。将棕叶包成三角形或枕形,最后用马莲或棒线绑扎好即可。
35、在圆锥状的筒中装入糯米。上部的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糯米为止。随即用手将叶子的两侧捏下去,之后的粽叶尖端向一侧折叠。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
36、将江米(或糯米)用水泡24小时。
37、将包好的棕子放入锅中加水,大火煮开15分钟然后用中火煮40分种后关,再焖上一段时间就好了。
38、轻轻剥开青绿色的粽叶,一股粽香味扑鼻而来,露出乳白色的糯米。沾点白糖,轻咬一口。嗯,粽子的味道真好!
39、粽子的味道美极了。箬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它既是消暑开胃的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佳品。所以,大人小孩儿都喜欢吃。
40、五⽉五,是端阳孩子一起动手包粽子,祝福朋友不能忘;挂艾草,粽⼦⾹,招纳百福福满堂;带⾹囊,喝雄⻩,驱邪去灾体健康;赛⻰⾈,荡双桨,家庭幸福事业畅;预祝端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