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摘抄屋-摘抄生活中值得收藏的文案句子

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优选汇总54句

1、【曾子杀彘】有一次,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儿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儿子去,便对他说回来就杀猪给他吃。儿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儿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

2、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3、【君子之约/童叟无欺】孔子东游的时候与一个叫项橐的小儿比试,各出一题,互为应对,胜者为师。孔子输后,果真拜项橐为师。这就是君子之约和童叟无欺的典故。

4、诚信的成语典故(五)退避三舍

5、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

6、秦末汉初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从不失信于人,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

7、一、曾子杀猪

8、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9、曾子杀猪

10、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11、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12、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13、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14、商鞅立木

15、诚信的成语典故(二)立木为信

16、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17、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一边走,一边哭。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市场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决不可以跟小孩子说着玩。小孩本来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子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做妈妈的骗孩子,孩子不相信妈妈的话,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曾子于是把猪给杀了。

18、曾参就对他的妻子说:“父母是不可以和小孩子开玩笑的,因为小孩还没有是非观念,一切都是跟着父母学,都是靠父母的教诲。你今天欺骗他,就是教他学会欺骗。你欺骗他一次,他就永远都不会再相信你了,这不是教好孩子的方法。”

19、一诺千金

20、结果她回到家后,就看到曾参正在磨刀,准备杀猪,她就赶紧跑过去说:“我是跟儿子开玩笑,哄哄他而已,你怎么当真呢?”

21、这时太子触犯了新法。卫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推行,是因为上层的人触犯了它。”将依新法处罚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

22、【尾生抱柱】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

23、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

24、烽火戏诸侯

25、一是尾生抱柱。

26、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

27、诚信的成语典故(一)曾子杀猪

28、【一诺千金】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29、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30、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哭着跟着她。他的母亲(曾子的妻子)说:“你回去,等我回来后给你杀猪烧肉。”妻子从集市回来后,曾子就要杀掉猪。妻子制止他说:“(之前)只不过是与小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小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小孩子不懂事,需要父母的教导,听从父母的教诲。如今你欺骗他,这是教他学会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做儿子的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的办法。”于是就杀了猪把它煮了。

31、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于是就处罚了太子的老师公子虔,(还)以黥刑处罚了太子的老师公孙贾。第二天,秦国人就都遵照新法了。新法推行了十年,秦国百姓都非常高兴,路上没有人拾别人丢的东西并将其占为己有,山林里也没了盗贼,家家富裕。人民勇于为国家打仗,不敢因为私刑斗争,乡村、城镇社会秩序安定

32、【立木为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

33、新法准备就绪后,还没公布,(商鞅)害怕百姓不相信,就在国都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给十金。百姓觉得这件事很奇怪,没人敢动。(商鞅)又宣布“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把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就给了他五十金,借此表明令出必行,绝不欺骗。最终颁布了新法。

34、诚信的成语典故(三)季布“一诺千金”

35、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36、季布一诺

37、(译文:褒姒不爱笑,幽王想尽一切办法想让她笑,她就是不笑。幽王设有烽火台和大鼓,有敌人入侵就点燃烽火。幽王点燃烽火,各地诸侯看到烽火,以为京城有敌情,都赶来了,到达后发现没有敌人,褒姒因此而大笑。幽王很高兴,为她数次点燃烽火。后来幽王失去信用,诸侯们来的越来越少了。

38、秦末汉初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从不失信于人,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

39、后来申侯联和缯、西夷犬戎进攻幽王。幽王点燃烽火征调诸侯的军队,诸侯的军队没有一支到来。于是把幽王杀死在骊山下,掳走褒姒,把周的财产抢掠一空而去。)

40、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说话算数信誉高,当时流传的谚语是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41、二是一诺千金。

42、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谚语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43、立木为信

44、古时候,有一个人叫曾子,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去赶集,他的孩子想和妈妈一起去,集市离家太远,带着孩子多有不便,于是哄骗孩子说,等妈妈赶集市回来后,给你杀猪猪肉吃。

45、后申侯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

46、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

47、曾子烹彘

48、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49、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50、诚信的成语典故(四)一言九鼎

51、曾参的妻子,有一天要出门买菜,儿子哭着闹着跟她一起跑出来,妈妈就对儿子说:“你赶紧回家去,等妈妈回来后,杀头猪给你吃。”

52、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53、这个故事很著名,大家应该都看过。

54、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看到曾子杀猪,说到,猪过年才杀,现在也没有过年,杀什么猪啊?曾子说:“在小孩面前不能撒谎,如果我们说话不算数,欺骗他,等于教他以后欺骗别人”。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讲诚信。

上一篇上一篇:亲人病重时的心情短语【精选58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