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司马相如所做的长门赋
2、阿房宫赋,杜牧
3、常有亲朋好友,名人雅士,考古访圣,偶到小院。品香茗,酌美酒,赏田园,论古今,享清宁。半醉半醒时,或豪气冲天,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或诗兴大发,妙语连珠,尽展才华;或书情画意,豁然涌胸,挥毫泼墨,抒发情怀。小院风生谈笑,蓬筚生辉。
4、东南而望,隔山有峰,曰“独秀峰”。诗仙李白,登临此山,即兴挥墨,得此美名。峰下有庙——“二圣宫”,为老子孔子庙宇。虽断瓦残垣,碑石不整,但圣贤之气犹存。
5、曹植所做的洛神赋
6、视线渐下,视角正西,“观音楼”鬼斧神工,惟妙惟肖。莲花半绽,观音端坐,披风微翘,似有清风,绿树掩映,更添神奇。若逢十五,月出东山,光照西峰,佛晕浮现,观音似动,祈福众生。右有“骆驼峰”立,跋山涉水,不辞辛苦,奔向黄崖;左有“狮子峰”,日夜守望,千古不变。亦云:“石猴峰”,其侧陈列“仙桃”,若恭奉观音。
7、宋玉所做的高唐赋
8、常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之精辟,偶感:村不在大小,人杰则地灵。家不在远近,朋高则生辉。黄崖口,一户之村,四面环山,静卧山腰,山高路陡,人车难行,少有人住,却常有文儒雅士到访,观田园风光,品山乡秀色。
9、历史无言,精神不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伟大的抗战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新的元素和更为丰富的内涵。这是一面旗帜,迎风招展,猎猎飘扬。这是永远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10、门前溪水,清澈见底,碧草如茵,鱼虾肥嫩。溪水弄琴,春秋相和,松涛浸波,鸟鸣入水;常有玩童,水中嬉戏,抓蟹捉虿,欢声笑语,编织童年。
11、矗立庭院,西北仰望,“孔子问礼”石下,桑葚树茂。春花香远,蜂歌鸟唱,松涛起伏,音啭深壑;夏果甜酸,枝杈婆娑,冠若华盖;秋叶如蝶,黄衣飘逸,风中旋舞。老子孔子,二圣肃穆,面东而立,品评春秋。“八卦炉”上,奇石嶙峋,危似卵垒,然安若磐石,二圣炼丹,犹如昨日。八卦炉后黄崖顶,巍峨耸立,气贯长虹。若晴日,登高眺远,一望无际,汶水汤汤,黄河涛涛,如二龙飞腾。观此景,令人心旷神奕,感慨万千。
12、张衡所做的二京赋
13、茂林之间,残垣之中,有石质方形建筑,虽石缝房顶,杂草灌木丛生,但形体完好。圆形拱门,前后相通;左右石室,角有天窗,光线斜入,更显柔和。此处亦称“竹溪佳景”,或“竹溪六逸”。李白与鲁东名士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曾隐居于此。纵酒酣歌,啸傲泉石,举杯邀月,品茶观雨,抚琴弄竹,谈诗论道,寻仙访古,声名远扬。
14、谢庄所做的月赋
15、杜牧所做的阿房宫赋
16、房前屋后,瓜果飘香。春有樱桃,如珍珠玛瑙,晶莹剔透,颗颗甜美;夏有黄杏,酸酸甜甜,寓意人生;秋有山楂,红红火火,热情荡漾;冬有飞雪,似梨花飘落,漫山遍野,若童话世界。
17、上林赋,司马相如
18、杜牧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与黑暗现实,就写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秦之故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后人复哀后人也”的结局。本文借写阿房宫的兴建与毁灭,揭露了秦朝统治者的穷奢享乐,并借古讽今,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希望唐朝的统治者不要只图自己奢侈享乐,重蹈覆辙。
19、陆机所做的文赋
20、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21、古往今来,不仅普通人喜欢竹子,更有无数的文人墨客青睐竹子,赞赏竹子。他们或以竹作画吟诗,感赋情怀;或赞赏竹子的品格和精神,以作自喻,以作自勉。在我国,竹子与人们有着不解之缘。人们爱竹、画竹、吟竹、赞竹,不仅仅是因为它“绿竹青青”、“郁郁葱葱”,可供观赏,使人心旷神怡,更主要的似乎是在赞赏它的品格,推崇它的精神。古人曾把孤松、傲竹、腊梅称为“岁寒三友”,是蕴含着深刻道理的。人们把“梅兰竹菊”并称“四君子”,足见竹的高风亮节已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千百年来,竹子坚忍不拔、高风亮节、修直挺拔的形象,高雅清幽、蓬勃洒脱的品格让历代文人墨客不知倾注了多少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