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许多文人墨客都会在这一天创作诗歌来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下是十首关于中秋节的七律诗:
《中秋抒怀》
恰是高商朗月空,故乡幻影总相逢。
神凝断简残篇里,情在千山万水中。
人世几存春草绿,天公不待夕阳红。
一丛霜菊香飘入,惹我诗心动我容。
《中秋望月》
月到中秋何处圆,亦风亦雨亦无眠。
黄花梦断谁鸣笛,桂姊琴幽独弄弦。
泪写鸾笺思愈淡,鬓飞新雪恨难填。
归帆远在云深处,湘水滔滔年复年。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
西楼见月似江城,脉脉悠悠倚槛情。
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
初惊桂子从天落,稍误芦花带雪平。
知称玉人临水见,可怜光彩有馀清。
《中秋月》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
中秋朗月静天河,乌鹊南飞客恨多。
寒色满窗明枕簟,清光凝露拂烟萝。
桂枝斜汉流灵魄,蘋叶微风动细波。
此夜空亭闻木落,蒹葭霜碛雁初过。
《送李秀才归荆溪》
唐末·韦庄
舟眠深港桨帆尽,月挂高枝楼影长。
俗世红尘心了悟,人生轨迹喜农桑。
《中秋感怀》
秋色中分夜气凉,满城灯火共寻常。
故园久客归何日,明月中天照异乡。
劝醉且歌多病句,题诗聊作少年场。
老来更觉身为累,空把黄花插鬓忙。
《中秋书景话农桑》
轻风细雨夜渐凉,时季中秋叶已黄。
园间梨香瓜果脆,桥头灯烁宇星芳。
舟眠深港桨帆尽,月挂高枝楼影长。
俗世红尘心了悟,人生轨迹喜农桑。
这些诗歌反映了诗人们对中秋节的情感体验和自然美景的感悟,通过七律的形式传达出对家人、故乡和传统文化的思念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