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三尺` 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基本含义是形容事物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酝酿才形成。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酝酿。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养成某种习惯或某种社会问题的产生都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逐渐形成的。
成语解释:
基本含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字面意思是说,冰要冻到三尺厚,需要长时间的寒冷,比喻事物的发展或问题的形成需要时间和持续的努力。
出处:这个成语出自东汉王充的《论衡·状留篇》中的“故夫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
用法:这个成语可以用作主语、谓语,通常用于描述一种经过长时间积累而形成的严重情况。
近义词:滴水穿石、铁杵磨针。
反义词:浅尝辄止。
这个成语强调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必然性,提醒人们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有其背后的原因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