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 梁·刘孝先《竹》
2.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清·郑燮《竹石》
3.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 清·郑燮《新竹》
4.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 唐·刘禹锡《庭竹》
5.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 清·郑燮《竹石》
6. 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 —— 宋·王安石
7.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 宋·苏轼
8.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 窗前竹叶,凛凛狂风折。 —— 唐·张淑芳《满路花·冬》
10.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 唐·郑谷《竹》
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竹子的形态美,也赋予了它象征意义,如坚韧不拔、高洁、正直等品质。竹子在中华文化中一直被视为君子的象征,因此许多诗人都会用竹来比喻自己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