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对战争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战争的现实性
战争并不是一个遥远或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随时可能爆发的现实问题。作者通过作品提醒读者要正视战争的现实性,并做好应对战争的准备。
战争的残酷性
战争带来的是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无辜的平民也会遭受无尽的痛苦。在战争中,人的生命安全和尊严无法得到保障,社会陷入混乱和危机。
战争的野蛮性
战争被视为丧失人性的最野蛮行为,与人类最礼貌的东西如爱、诗、哲学等形成鲜明对比。作者认为,在战争的背景下,谈论这些完美的东西并不矛盾,反而能更深刻地反思战争。
战争与和平的对比
作品通过“战争”与“和平”两种生活的交替描写,展示了不同的生活状态和人物命运。作者赞扬了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但基调仍是宗教仁爱思想和人道主义,反对战争,对战争各方的受难给予深切同情。
战争的背景与主题
《战争与和平》以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1805到182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作品通过四大贵族的经历,将众多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构成了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壮阔史诗。作品的基本主题是肯定俄国人民在战争中的正义抵抗行动,同时反对战争,呼吁和平。
总结来说,《战争与和平》通过对战争残酷性的描绘、对战争野蛮性的批判,以及对战争与和平的对比,深刻反映了作者对战争的深刻认识和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