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然勒石典故发生在 东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车骑将军窦宪领兵出塞,大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铭记功。这个典故也被称为“勒石燕然”或“燕然勒石”。
具体过程如下:
窦宪北伐:
窦宪拜车骑将军,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宪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以纪汉功,纪威德也。
刻石铭文:
窦宪令班固作铭,铭文上记载“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
战绩辉煌:
窦宪这一战,斩名王已下万三千级,获生口马牛羊橐驼百余万头。匈奴温犊须、日逐、温吾、夫渠王柳鞮等八十一部率众降者,前后二十余万人。
历史意义:
燕然勒功不仅记录了窦宪的军事胜利,也标志着汉王朝对北匈奴的彻底征服,为民族统一打下了基础。这一典故成为后世功臣名将向往的功业巅峰。
通过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看到窦宪的燕然勒功不仅是一次军事胜利,更是他个人声誉和荣耀的象征,也是东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