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地二十四节气包括:
1. 立春 - 春季的开始,天气回暖,土壤解冻。
2. 雨水 - 降雨开始增多,空气湿度上升,有利于越冬作物返青生长。
3. 惊蛰 - 春雷开始鸣响,气温回升,土壤中的微生物活跃。
4. 春分 - 昼夜平分,标志着春季进一步深入。
5. 清明 - 气候清新明朗,适宜户外活动。
6. 谷雨 - 雨水增多,对谷类作物生长有利。
7. 立夏 - 夏季的开始,气温明显升高,农作物生长进入旺季。
8. 小满 - 谷物作物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
9. 芒种 - 有芒作物成熟,可以收藏种子,也是播种的时节。
10. 夏至 - 白昼最长,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11. 小暑 - 进入初伏,气温升高,进入高温季节。
12. 大暑 - 高温达到极点,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13. 立秋 - 秋季的开始,气温逐渐下降。
14. 处暑 - 高温渐退,暑气消退。
15. 白露 - 天气渐凉,夜晚露水凝结成露珠。
16. 秋分 - 昼夜再次平分,秋天过半。
17. 寒露 - 气温下降,露水变冷,适宜秋播。
18. 霜降 - 开始降霜,农作物需注意防寒。
19. 立冬 - 冬季的开始,气温骤降。
20. 小雪 - 开始降雪,雪量逐渐增大。
21. 大雪 - 降雪量增大,气温继续下降。
22. 冬至 - 白昼最短,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
23. 小寒 - 寒冷天气开始,进入“三九天”。
24. 大寒 - 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
这些节气指导着农事活动,帮助农民根据自然界的变化安排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