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鄘风·相鼠》 原文
```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
译文:
```
看那老鼠有张皮,却见有人没威仪。却见有人没威仪,为何还活不倒毙。
看那老鼠有牙齿,却见有人无廉耻。却见有人无廉耻,活着不死等何时。
看那老鼠有肢体,却见有人不懂礼。却见有人不懂礼,何不赶快就断气。
```
《荀子·性恶篇》 原文
```
然则生而已,则人无礼义,不知礼义。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
```
译文:
```
如果只凭着本性,那么人就没有礼仪,不知礼仪。人没有礼仪就会混乱,不知礼仪就会悖谬。
```
《淮南子·泰族训》 原文
```
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
```
译文:
```
人民如果没有廉耻,就不能治理国家,不修炼礼义,廉耻就无法树立。人民不知礼义,法律就无法正确施行,不推崇善行抛弃丑恶,就不趋向礼义。
```
《孟子·公孙丑上》 原文
```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
译文:
```
没有羞耻和厌恶之心,不是人。
```
《孟子·尽心上》 原文
```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
译文:
```
人不能没有羞耻,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
```
《五代史·冯道传》 原文
```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
译文:
```
礼义廉耻,是国家的四维,四维不树立,国家就会灭亡。
```
这些古文通过不同的角度和表达方式,严厉地批评了那些不懂礼义廉耻的人,强调了礼义廉耻在个人修养和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