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历时29年编成《本草纲目》,为医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祖冲之:
历经十年编成《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
徐霞客:
用34年走遍中国,写下《徐霞客游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详细记录所经地理环境的游记。
孙敬:
每晚读书时,用绳子一端房梁另一端系在自己的头发上,防止打瞌睡,最终成为名人。
苏秦:
在秦国求官不成,决定勤奋苦读,用锥子锥自己的大腿,防止入睡,最终成功。
车胤:
利用萤火虫代替灯油读书,最终官至吏部尚书。
孙康:
利用雪光读书,最终成为御史大夫。
匡衡:
凿墙借邻居家的光线读书,最终成为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王羲之:
每天坚持练字,练完后就在家边的池塘里洗笔,将池塘染成黑色,被称为“墨池”。
司马迁:
历时18年写《史记》,如果加上收集史料和实地采访的时间,则总共花费40年。
爱迪生:
为了发明电灯,阅读了大量资料,做了几万次实验。
居里夫人:
历经12年的实验,从几十吨矿物中提取了0.1克镭。
马克思:
写《资本论》花了整整40年时间,光日记就有1300多篇。
达尔文:
研究进化论,花了22年时间,写出《物种起源》一书。
鲁迅:
为了驱寒坚持读书,晚上嚼辣椒,最终成为著名文学家。
王亚南:
为了争取更多时间读书,睡三脚床,最终成为杰出经济学家。
侯宝林:
为了买到想要的书,冒着大雪在图书馆抄书,最终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
张广厚:
反复阅读一篇论文,在书页上留下明显的黑印,被戏称为“吃书”。
高尔基:
为了抢救书籍,险些被烧死,视书籍为生命。
这些事例都表明,埋头苦干、勤奋努力是成功的关键。无论是古代的医学家、天文学家,还是现代的科学家的发明家、文学家,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