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诗歌《蜀道难》。该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以下是关于这个成语的详细故事和出处:
出处
李白在唐玄宗天宝年间,预感到朝政腐败和潜伏变乱的危机,于是写下《蜀道难》这首诗。诗中写道:“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淮南子·兵略训》和晋·左思的《蜀都赋》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一人守隘,而千人弗敢过也。”和“一人守隘,万夫莫向。”
故事背景
李白在送朋友入蜀时,借用剑阁的险要地势,写下这首诗来揭示当时的政治现状和社会危机。
剑阁位于四川剑阁县北七里,是大小剑山之间的一座雄关,即剑门关。
成语解释
成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象地描述了剑阁的险要,意味着一个人把守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攻打不进来。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的地方。
其他引用
后世许多文学作品和典故中都引用了这个成语,如吴三桂守山海关,反引清兵入关的历史事件,以及用来形容其他地势险要的地方。
通过以上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个成语的出处、故事背景、成语解释以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引用情况。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剑阁的险要地势,还蕴含了李白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深刻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