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通过买花、赏花、戴花、比花等情节,生动地展现了她天真、爱美和好胜的脾性,同时也体现了她放纵恣肆的独特个性。全词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词作背景
此词作于公元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这是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新婚燕尔之时,心中充满对爱情的热情和执着。
词作赏析
买花:
词人在卖花人的担子上买得一枝含苞待放的花,表达了她对花的由衷喜爱。“春欲放”三字,既指春色、春光,又指花儿本身,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联想。
赏花:
花儿被人折下,似乎为自己的命运不幸而哭泣,直到此时还泪痕点点,愁容满面。这里用“泪”字将花拟人化,表现了女主人公对花的同情与爱抚。
戴花:
女主人公将梅花插在云鬓间,让花与她的脸庞并列,教他看一看,到底哪个比较漂亮。这一动作表现了她的好胜心理和自矜态度。
比花:
女主人公怕丈夫看了花之后犯猜疑,认为她的容颜不如花的漂亮,于是通过比花来婉曲地表达她的心事和猜疑。
艺术特色
拟人化手法:
词人通过拟人手法,将花写得栩栩如生,同时也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如“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将花拟人化,表现了花的娇美和女主人公的同情心。
虚实相间:
词中既有对花的直接描写,也有对女主人公内心活动的间接描写,虚实相映,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语言生动:
全词语言简洁明快,富有生活气息,如“买得一枝春欲放”、“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等句子,形象生动,易于理解。
总结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展现了李清照新婚时期的幸福生活和她天真、爱美、好胜的性格。全词语言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