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曰: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
2、——《论语·学而》
3、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4、——《论语·雍也》
5、(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6、在这里,孔子已认识到学习的内驱力不仅与动机有关,还与意志和情感有关,并且按内驱力大小把学习的心理境界分成三个层次:想学、好学、乐学。其中“乐学”是最高层次,可以产生最大的内驱力。
7、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去获得名利地位,对于我来说,就像是浮云一样。
8、对人常说大话,常说些超越自己身份而过格的话,就难以令人信任和信服。从在其位、谋其政的正名意义上说,正名既是组织或上级赋予自身一定的身份、地位和职责,又是在认清特定职位和责任基础上给自己定位,履行相应的权力和义务。
9、这些句子都反映了孔子的主要伦理、政治、教育思想。2000多年来,孔子倡导的和谐、有爱、克己、团结、凝聚的群体主义伦理道德,孔子倡导的三大教育观,都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10、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11、三思而后行。
12、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3、做事情,一定要通过反复的思考,再去行动。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5、孔子说他曾经废寝忘食地去冥思苦想,以期得到什么彻悟或顿悟,结果一无所获。因此,孔子得出结论:与其空想,不如老老实实地去学习。
16、——《论语·子罕》
1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18、(14)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9、讲话得体、注重分寸,做事适宜、把准定位,言行得当、行胜于言,既是一个人文明素质较高和智识出众的重要体现,又是令人信服而达致众志成城、建功立业的必要素养和品质。
20、做人,有尺度;说话,有分寸;做事,勿致绝。
21、(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2、(1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23、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与学生的坦诚相待。正因为孔子对他的学生有着无限热爱之情,才使得他在教学过程中不知疲倦,真诚无私,因而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尊敬。
24、对于从政或从事经营管理的领导和管理者来说,讲话、做事拿捏得恰到好处,言行表里如一,就会让人们感到修养谦恭有礼,做事严准细致,做人真诚可信,而必会得到群众的钦佩和员工的信服。
25、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6、——《论语·子张》
27、译文: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2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9、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0、说话讲究分寸,干事把准定位,言行得当一致,不是人生修为上可满不在乎的小节、小事,而是展现你的学识和素养的重要体现和呈现,也是一个人政治成熟和有职业担当的重要反映和表现。
31、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32、——《论语·述而》
33、⑦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4、《论语》中有很多关于为人处世的句子,以下是一些比较经典的:
35、(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3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
37、译文:孔子说: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38、(11)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39、告诫其弟子,首先要充实自己,要有真才实学,才能谈得上遇到伯乐。
40、做人有尺,说话有度。
41、这句话语言很浅显,道理很深刻。当然,其实这句话可以直接从字面上理解。如果只是机械地学习所谓知识,自己不去思考,只能陷入形而上学之中,无法将学习到的知识融会贯通,正确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常人的学习都是追求知识的了解和技能的掌握,而不愿意深入领会其中的道理,只要知其然就心满意足、洋洋得意了,根本不去深入了解其所以然,这就是学而不思。喜欢思考的人还是有的,但喜欢思考还得勤于学习,因为没有知识支持的思考是有很大局限性的,甚至可能沦为胡思乱想。而只有思考,不去不断进行学习,也是很难有质的进步。
4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3、(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4、译: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45、名正言顺:说话要讲究分寸,言无所苟。
46、——《论语·泰伯》
47、这些句子都蕴含着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你对《论语》中的哪一句话感触最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