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学的好是什么意思
1、因此,敏而好学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个人特质。
2、在日常使用中,“好”也常做形容词,表示善,优良,良好,如好天良夜。
3、出自《论语》:
4、比喻聪明而又肯勤奋学习。
5、这种特质的形成可能与个人的天赋、教育背景、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6、而:文言连词,这里表示递进关系;
7、是一个形容词短语,意思是"聪明而喜欢学习"。其中,"敏"指的是聪明,"好学"指的是喜欢学习。因此,形容一个人是"敏而好学"的意思是这个人既聪明,又喜欢学习,愿意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这通常是一个人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8、由于从小耳濡目染,父母的正派作风,当被问及学习态度的时候,孩子异口同声的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敏而好学,汉语成语,拼音是mǐnérhàoxué。
10、敏指敏捷、灵敏的特性,好学指热爱学习、渴望知识的性质。因此,敏而好学指个人具有快速理解和吸收知识的能力,并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
11、尽管孔文子德行不佳——“孔文子使太叔疾出其妻而妻之。疾通于初妻之娣,文子怒,将攻之。访于仲尼,仲尼不对,命驾而行。疾奔宋,文子使疾弟遗室孔姞”,但是仍然被谥为”文“(在谥法中极高的谥号),这不免让子贡感到疑惑。而孔子对错分明,不否定他的难能可贵的优点,告诉子贡他的谥的来由——虽然他聪敏而地位高,却不耻于下问,这是常人所不及的。
12、意思是:聪明而又肯勤奋学习。
13、好:喜欢。
1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由来
15、敏而好学,汉语成语,拼音是mǐnérhàoxué,意为天资聪明而又好学。出自《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6、敏而好学一词出自《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7、《论语·公冶长》
18、敏释义:聪明。
19、敏:机敏,奋勉;
20、这种特质通常表现为对新事物的快速理解和学习能力强,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索欲望强烈。
21、此句出自《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2、敏:机敏,奋勉;而:文言连词,这里表示递进关系;好:喜欢。聪敏勤勉,爱好学习。
23、意思是说天资聪颖而又热爱学习的人,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学问低的人请教为耻辱。题目中问到的这句话出自先秦时期儒家至圣先师孔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所作的经典语录体著作《论语》,这是在子贡和孔子的一段对话里面出现的。子贡问孔子,孔文子死后为什么被称为“文”呢,孔子便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就是说孔文子这个人天资聪颖而又热爱学习,从不以向自己学问地位低的人请教为耻辱,所以后世称他为“文”,可见孔子对于孔文子的推崇。
24、敏而好学敏是指一个人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25、敏而好学的意思是心灵内秀,天资敏捷、聪明而又好学。
26、意思是:为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27、唐春早心灵内秀,敏而好学,学而不厌。
28、敏以求之者也的意思是勤奋敏捷去求取知识的人。出自《论语·述而》,敏就是勤勉的意思。有一个成语叫做敏而好学,也是这个意思。一个人又勤勉,还爱学习,那将来成就必然十分了得。
29、同时,他们也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30、学:学习。
敏而好学的好是什么意思
31、敏而好学的人通常能够更快地适应新环境和新任务,更容易获得成功和成就。
32、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33、意思就是:天资聪明而又喜欢学习。敏:聪明;好:喜好。
34、意思是某人不但聪明伶俐,而且勤奋好学。其意思就是说某个人从小聪慧过人,不但天资聪明而又好学。形容此人是个可造之材,未来前途无量
35、解释意思是指天资聪明,而且又好学。
36、“好”,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一个妇女抱着一个孩子,新的生命诞生了,当然被人们认为是一件好事。后来陆续在金文、楚系简帛、秦系简牍、说文中发现,“好”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37、“好”,普通话读音为hǎo,hào。“好”的基本含义为喜爱,与“恶”相对,如好奇、好色;引申含义为常常,容易,如刚学会骑车的人好摔跤。
38、古之大道,有说法认为,是孔子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也有说法认为,可以看作是自然规律。孔子不仅抓住一切机会向他人学习,同时感悟天地至理,从生活中汲取智慧,并且从未放弃对自身的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