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2、改正号: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为正确的。
3、常用修改符号使用方法及画法
4、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5、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6、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7、表示删除某些词语、句子或标点。
8、且说以春红二字代花,即是修饰,即是艺术,天巧人工,总须“两赋而不来”方可。此春红者,无待更言,乃是极美好可爱之名花无疑,可惜竟已凋谢。调零倘是时序推迁,自然衰谢,虽是可惜,毕竟理所当然,尚可开解;如今却是朝雨暮风,不断摧残之所致。名花之凋零,如美人之夭逝,其为可怜可痛,不止倍蓰。以此可知,“太匆匆”一句,叹息中着一“太”字;“风雨”一然,愤慨中着一“无奈”字,皆非普通字眼,质具千钧,情同一恸矣。若明此义,则上片三句,亦千回百转之情怀,又匪特一笔三过折也。讲说文学之事,切宜细思寻玩,方不致误认古人皆荒率浅薄之妄人,方能于人于己两有所益。
9、缩位号:把一行的顶格文字缩两格,表示另起段,文字顺延后移。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1、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12、剪jiǎn不bù断duàn,理lǐ还hái乱luàn,是shì离lí愁chóu。
13、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14、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15、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16、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17、部首:齿,部外笔画:9,总笔画:17;繁体部首:齿,部外笔画:9,总笔画:24
18、(1).犹汲汲。迫切貌。《庄子·逍遥游》:“彼其於世,未数数然也。”陆德明释文:“司马云:‘犹汲汲也。’崔云:‘迫促意也。’”
19、《汉语大词典》
20、增补号:∧或∨,表示增补某些词语、句子或标点。如果字数太多,可用←表示。
21、【唐】白居易
22、调遣号:用于远距离调移字、标点符号、词、句、段。
23、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拼音版(李煜古诗)
24、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消不知数。
25、增补号:表明增补,文字少时加圈,文字多时可用线画清增补的范围
26、zìshìrénshēngzhǎnghènshuǐchángdōng。
27、另起号:表示需要另起行或把原来的一段分成两段。
28、龋1〔qǔㄑㄩˇ〕
29、恢复号:又称保留号,用于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符号。如果恢复多个文字,最好每个要恢复的字下面标上恢复号。
30、换位号:表示互换前后部分的位置。
31、〔《广韵》驱雨切,上麌,溪。〕
32、过片三字句三叠句,前二句换暗韵仄韵,后一句归原韵,别有风致。但“胭脂泪”三字,异样哀艳,尤宜着眼。于是让人们想到杜甫的名句“林花着雨胭脂湿”(《曲江对雨》),此乃南唐后主也熟读杜诗之证也。后主分明从杜少陵的“林花”而来,而且因朝来寒“雨”竟使“胭脂”尽“湿”,其思路十分清楚,但是假若后主在过片竟也写下“胭脂湿”三个大字,便成了老大一个笨伯,鹦鹉学舌,难有意味。他毕竟是艺苑才人,他将杜句加以消化,提炼,只运化了三字而换了一个“泪”字来代“湿”,于是便青出于蓝,而大胜于蓝,便觉全幅因此一字而生色无限。
33、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34、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35、◎(龋)
36、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37、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38、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39、“龋1”的繁体字。
40、改正号:表示需要在符号内改正错别字。
41、别bié是shì一yī般bān滋zī味wèi在zài心xīn头tóu
42、【龋病】即龋齿。俗称“蛀牙”、“虫牙”。汉焦赣《易林·解之大过》:“三身六齿,痛疾不已,龋病蠧缺,堕落其宅。”参见“龋齿”。
43、《xiāngjiànhuān·wúyándúshàngxīlóu》
44、张开[open]。如:龋齿笑(指女子故意装出像牙痛的笑容)
45、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46、删除号: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
47、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48、“泪”字已是神奇,但“醉”亦非趁韵谐音的妄下之字。此醉,非陶醉俗义,盖悲伤凄惜之甚,心如迷醉也。
49、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5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51、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52、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53、笔顺编号:21213452325125214四角号码:22727UniCode:CJK统一汉字U+9F8B
54、寂jì寞mò梧wú桐tóng深shēn院yuàn锁suǒ清qīng秋qiū。
55、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56、常用的修改符号:
57、增添号: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
58、【龋齿】1.蛀齿。牙齿发生腐蚀性病变。《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齐中大夫病龋齿。”张守节正义:“《释名》云:龋,朽也。虫啮之缺朽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蜀羊泉》:“疗龋齿,女子阴中内伤,皮间实积。”2.牙齿外露。《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元膺为人猳喙龋齿,多材艺。”借指石榴裂露其子。清吴伟业《石榴》诗:“江南逢巧笑,龋齿向人开。”自注:“江南石榴多裂。”3.见“龋齿笑”。
59、起段号:把一段文字分成两段,表示另起一段。
60、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61、【亥集下】【齿字部】龋
62、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63、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64、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65、末句略如上片歇拍长句,也是运用叠字衔联法:“朝来”“晚来”,“长恨”,“长东”,前后呼应更增其异曲而同工之妙,即加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顾随先生论后主,以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其美中不足在“恰似”,盖明喻不如暗喻,一语道破“如”“似”,意味便浅。按这种说法,则“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恰好免去此一微疵,使尽泯“比喻”之迹,而笔致转高一层矣。学文者于此,宜自寻味,美意不留,芳华难驻,此恨无穷,而无情东逝之水,不舍昼夜,“淘尽”之悲,苏轼亦云,只是表现之风格手法不同,非真有异也。
66、提示号:专用于有问题的字、词、句、段,提示作者自行分析错误并改正。
67、数数(shùshù):
68、wúyándúshàngxīlóu,yuèrúgōu。jìmòwútóngshēnyuànsuǒqīngqiū。
69、南唐后主的这种词,都是短幅的小令,况且明白如话,不待讲析,自然易晓。他所“依靠”的,不是粉饰装做,扭捏以为态,雕琢以为工,这些在他都无意为之;所凭的只是一片强烈直爽的情性。其笔亦天然流丽,如不用力,只是随手抒写。这些自属有目共见。但如以为他这“随手”就是任意“胡来”,文学创作都是以此为“擅场”,那自然也是一个笑话。即如首句,先出“林花”,全不晓毕竟是何林何花,继而说是“谢了春红”,乃知是春林之红花,——而此春林红花事,已经凋谢。可见这所谓“随手”“直写”,正不啻书家之“一波三过折”,全任“天然”,“不加修饰”,意欲成“文”,诚梦呓之言也。
70、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71、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72、删除号:或
73、《康熙字典》
74、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75、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76、《相xiāng见jiàn欢huān·无wú言yán独dú上shàng西xī楼lóu》
77、琵琶行·并序
7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79、并段号:把下段文字接在上文后,表示不应该分段。
80、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81、复原号:△△△△表示删除的文字还需保留。
82、增补号:表明增补,文字少时加圈,文字多时可用线画清增补的范围。
83、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84、jiǎnbúduàn,lǐháiluàn,shìlíchóu。biéshìyībānzīwèizàixīntóu。
85、【唐韵】区禹切【集韵】【韵会】颗羽切,$音踽。【说文】齿蠹也。【释名】龋,朽也。虫啮之齿,缺朽也。【广雅】龋,病也。【史记·仓公传】齐中大夫病龋齿。【后汉·梁冀传】冀妻能为龋齿笑。【注】风俗通曰:龋齿笑者,若齿痛不忻忻也。【淮南子·说山训】割唇而治龋。又【正韵】龋,齿启貌。又【集韵】果羽切,音矩。义同。
86、●龋(龋)qǔㄑㄩˇ
87、龋拼音:qǔ繁体字:龋
88、开放分类:汉字、语言、疾病、医学、字典
89、wúnàizhāoláihányǔwǎnláifēng。
90、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91、删除号:表示删除掉,文字少时加圈,文字多时可加框打叉。
92、病句号:表示词或句子有问题,在相关的词、句下画一条直线。
93、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94、重点号:专用于赞美写得好的词、句。
95、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清衫湿。
96、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97、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98、李煜〔五代〕
99、yānzhīlèi,xiāngliúzuì,jǐshíchóng。
100、表示增的符号为+,补的符号为-
101、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102、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103、改正号:表明需要改,把错误之处圈起来,再用引线引到空白处改正。
104、连接号:表示两行连成一行或两段连成一段。
105、【龋挛】牙齿蠹蚀,身体蜷曲。形容丑陋。清唐甄《潜书·七十》:“向以从目之欲而远于道;今则蛾眉之女同于龋挛之妾,目蔽撤矣。”
106、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拼音版注音:
107、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108、五笔86&98:HWBY仓颉:YUHLB
109、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110、◎〔~齿〕a.牙齿发生腐蚀的病变,在牙面上形成龋洞,逐渐扩大,最后可使牙齿全被破坏;b.患这种病的牙。均亦称“蛀齿”;俗称“虫牙”。
111、后移号:表示顶格的文字向后移几格。
112、龋病。龋齿,即蛀齿。俗称“蛀牙”、“虫牙”[decayedtooth;dentalcaries]。牙齿因蛀而残缺。如:龋挛(牙齿蛀坏,身体蜷曲);龋痛(蛀牙痛)。
113、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
114、离空号:###或YYY表示文内需要空格,前者使用于汉字之间,后者使用于汉语拼音或外文字母之间。离空几个字符,用几个这种符号。
115、无wú言yán独dú上shàng西xī楼lóu,月yuè如rú钩gōu。
116、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17、--------------------------------------------------------------------------------
118、对调号:用于相临的字、词或短句调换位置。
119、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120、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121、【龋痛】蛀牙痛。晋王羲之《贤姊帖》:“吾龋痛,所作赞,又恐不任。”
122、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令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23、línhuāxièlechūnhóng,tàicōngcōng。
124、【龋齿笑】指女子故意做作的状若齿痛的笑容。清二石生《十洲春语》上:“折腰步,龋齿笑,梁家之孙寿也,年已逾笄,而逼睇清光,泛肤浮艳,犹姣好如少时。”亦省作“龋齿”。金元好问《杏花》诗之一:“画眉卢女娇无奈,龋齿孙娘笑不成。”清唐孙华《陆放翁集中有笑诗戏用其题作长句一首》:“龋齿半含迷乘氏,绛唇才动眩阳城。”
125、嘉赞号:表示该句段写得很精彩。
126、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127、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128、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129、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130、蛀牙。《淮南子·说山训》:“掘室而求鼠,割唇而治龋……用智如此,岂足高乎!”2.指牙痛。清俞正燮《癸巳类稿·持素证》:“手阳明之别,曰徧历,实则龋聋,虚则齿寒痹隔。”
131、(2).屡次;常常。《汉书·李陵传》:“立政等见陵,未得私语,即目视陵,而数数自循其刀环,握其足,阴谕之,言可还归汉也。”唐白居易《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诗:“张贾弟兄同里巷,乘闲数数来相访。”叶圣陶《穷愁》:“然非数数遘也,故及午而饼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