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汗如雨下[hànrúyǔxià]
2、五黄六月[wǔhuángliùyuè]
3、强烈的阳光。
4、热火朝天[rèhuǒcháotiān]
5、骄阳似火酷暑难耐七月流火四时八节桃红柳绿有脚阳春燕语莺啼夏日可畏赤日炎炎绿树成荫挥汗如雨烈日当空暑气逼人酷暑难耐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汗流浃背雪簟纹如水冬日夏云冬温夏清浮瓜沉李寒来暑往火伞高张肉山脯林夏雨雨人暑气熏蒸赤日炎炎烈日炎炎
6、将金属、石头烧焦、熔化。形容天气极度干旱、炎热。
7、海天云蒸[hǎitiānyúnzhēng]
8、拼音:lièrìyányán
9、据说江浙一带的水牛害怕酷热,见到月亮也以为是太阳,因此发喘。《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后用以比喻因遇到类似的事物而胆怯。也借指天气酷热。
10、吴牛喘月[wúniúchuǎnyuè]
11、暑天。”湿热,热在三伏,天气燥热:火似的热。
12、火日炙人:太阳照射在人身上就像人烤在火炉上一样。
13、骄阳似火:强烈的阳光好像烈火一样。形容天气非常炎热。
14、热气腾腾[rèqìténgténg]
15、能使金石熔化,比喻天气极热(语出《楚辞·招魂》)。也说铄石流金。
16、大汗涔涔:形容因天气炎热或心情紧张而导致浑身汗流如注的样子。
17、描写夏天山景的成语,夏日山里一片碧绿如玉。
18、夏阳酷暑[xiàyángkùshǔ]
19、出汗多,湿透脊背。《后汉¹¦·伏皇后纪》:“操(曹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原形容极度惶恐或惭愧。现常用来形容满身大汗。
20、热辣辣,气压低:“入夏以来,太阳正毒。例。
21、出处: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第16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烈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22、夏山如碧[xiàshānrúbì]
23、拼音:jiāoyángsìhuǒ
24、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25、挥汗如雨[huīhànrúyǔ]
26、解释:强烈的阳光好像烈火一样。形容天气非常炎热。
27、焦金流石[jiāojīnliúshí]
28、汗珠像下雨似的往下掉。形容出汗很多。
29、铄石流金:石头被熔化,金属变成液态。形容天气很热。
30、形容场面、情绪或气氛热烈高涨。
31、夏炉冬扇:夏炉冬扇意思是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32、有志者事竟成!冬练三久,夏练三伏。
33、炎炎夏日:非常炎热的夏天。
34、夏日可畏[xiàrìkěwèi]
35、形容夏天阳光强烈。
36、火伞高张[huǒsǎngāozhāng]
37、盛夏:“七月的天气:“赤日炎炎似火烧、夏种、焦急,含极热的意思:干燥闷热。)热腾腾。
38、骄阳似火[jiāoyángsìhuǒ]
39、描写七月夏天热的词语
40、火云如烧[huǒyúnrúshāo]
41、狂风烈日:强风猛烈而酷热的天气。如:古代骆驼商队行经戈壁,常需忍受狂风烈日的恶劣天候。
42、挥:洒,泼。形容天热出汗多。
43、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44、汗流浃背[hànliújiābèi]
45、五黄六月:指阴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五谷成熟,农事正忙的时节。
46、像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47、绿树成荫:形容夏天阳光强烈,含有极热的意思:“热带气候白天酷热、害羞等情绪。夏日炎炎。
48、流金铄石[liújīnshuòshí]
49、形容顶着烈日冒着酷暑赶路的成语是“热火朝天”。拼音:rèhuǒcháotiān。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像炽热的火焰燃烧一样。
50、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酪烈;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51、挥汗如雨:把流的汗一挥,就像下雨一样,形容汗多而大。后多形容天热,出汗多。
52、多形容天气,夏天湿热得很:“入夏以来。骄阳如火。”
53、云彩红得像火一样。
54、有时也形容室内的热、中:“夏日的炎热并不使我们感到焦急。毒:大夏天。
55、吴牛喘月: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
56、沉李浮瓜[chénlǐfúguā]
57、指农历五暀、六月间天气炎热的时候。
58、烈日炎炎[lièrìyányán]
59、夏季的第一个月,表示猛烈。
60、例:“冷在三九:很热:炎热的夏天。椅席炙手:形容很热。
61、骄阳似火
62、火伞高张: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酪烈;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63、烈日中天:太阳光很猛烈,高高挂在当空。
64、形容天气炎热。
65、烈日炎炎
66、烈日炎炎:形容夏天阳光强烈。
67、解释:形容夏天阳光强烈,出自水浒传。
68、热气蒸腾的样子。形容气氛热烈或情绪高涨。
69、夏天的太阳,暑气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