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的《童年》是他自传体小说的第一部,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阿廖沙·彼什科夫(即高尔基本人)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寄居在外祖父家度过的艰难童年。以下是书中的一些主要事件:
家庭背景:
阿廖沙三岁时失去了父亲,之后与母亲和外祖母一起生活。外祖父家是一个破落的小染坊主家庭,家中气氛紧张,人际关系复杂。
家庭纷争:
阿廖沙的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为争夺家产争吵不休,家庭关系紧张,充满了仇恨和暴力。
外祖母的影响:
外祖母是阿廖沙童年时期的精神支柱,她善良、勤劳,经常给阿廖沙讲述美丽的童话,对他影响深远。
外祖父的暴躁:
外祖父性情暴躁,对家人冷漠严厉,甚至在阿廖沙不小心将桌布染蓝后将他打得失去知觉。
母亲的离去:
由于无法忍受家庭暴力和困苦生活,阿廖沙的母亲最终选择离开,留下阿廖沙和外祖父相依为命。
生活的艰辛:
为了生存,阿廖沙放学后与其他孩子一起拣破烂,体验了底层人民的生活艰辛。
自我成长:
尽管生活困苦,阿廖沙通过阅读、写作和思考,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独立和有思想的人。
离开学校:
阿廖沙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三年级的学习,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不得不离开学校去谋生。
这些事件反映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高尔基童年时期所经历的环境和成长历程。通过阿廖沙的视角,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艰难与不易,以及一个孩子在困境中展现出的顽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