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第四、五章的好句摘抄如下:
1. “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是一个面对面的社群。”
2.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建立在社会契约上,而是建立在人与人的亲密关系上。”
3. “在乡土社会中,人们熟悉彼此的历史,人们的生活是互相关联的。”
4. “乡土社会的格局是: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
5. “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是:长老统治。”
6. “乡土社会是一个礼治社会,礼是乡土社会的规范。”
7. “在乡土社会中,家庭是基本的生产单位,也是基本的社会单位。”
8. “乡土社会的变迁,无论是自然的或是人为的,都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
9. “乡土社会中,人们重感情,讲义气,守信用。”
10.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
11. “人与人之间的配合产生语言的需要。”
12. “语言是建立在群体相同经验基础之上的象征。”
13. “静止是乡土社会的特点。”
14. “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
15. “中国乡土的格局: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
16. “‘熟人’的社会。”
17. “乡土社会里人们从熟悉中得到信任,而且自然存在规矩。”
18.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19. “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20. “最后甚至归结到‘心安’两字。”
这些摘抄反映了乡土中国社会的特点,包括其熟人社会性质、礼治特征、家庭作为基本社会单位的重要性,以及社会变迁的缓慢性。这些观点对于理解中国乡土社会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