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共赏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yǎ sú gòng shǎng。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能够被不同文化层次的人欣赏和接受。它强调的是作品既有高雅的艺术价值,又具有广泛的普及性和亲和力,既能让文化水平较高的人欣赏,也能让文化水平较低的人感到愉悦。
成语出处可以追溯到明代孙人儒的《东郭记·绵驹》中的一句话:“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此外,清代的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五十回中也提到了这个成语,用以形容某些事物虽然很好,但不符合老太太的口味,建议做些更贴近大众、易于欣赏的东西。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那些既受文人墨客喜爱,又能让普通大众感到愉悦和接受的艺术作品或文化现象。例如,朱自清的文章美学思想中就体现了雅俗共赏的概念,认为好的文章应该既优美又通俗易懂,能够被广大读者欣赏。
需要注意的是,雅俗共赏并不只是指作品的艺术水平,它还涉及到作品是否能够触及人心,引起共鸣,以及是否能够跨越文化和社会阶层的界限,让不同背景的人都能够欣赏和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