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书籍的合称,其中包含了许多经典词语,以下是一些例子: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出自《大学》,意指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其根本和末梢,明白它们的先后顺序,就能接近事物的规律。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同样出自《大学》,这是学习的正确方法,即要广泛学习,详细询问,慎重思考,明确分辨,并踏实实践。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来自《中庸》,阐述了人性的本质、遵循本性的行为和修养的法则。
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出自《礼记》,意味着有品德的人不会夸大自己的成就或功劳。
德不孤,必有邻。
来自《论语》,表明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会有志同道合的人相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也是《论语》中的话,强调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二者相辅相成。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来自《论语·子罕篇》,是孔子提倡的四种行为准则,即不主观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出自《诗经》,描述了一个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寻求的佳偶。
移风易俗。
来自《礼记·乐记》,意指改变旧的不良社会风气和习惯。
师道尊严。
同样出自《礼记·学记》,强调尊师重道的重要性。
这些经典词语不仅蕴含深厚的哲学思想,也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和道德观念。它们在历史和文化传承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