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期间写给儿子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这些信件不仅反映了傅雷对儿子深厚的爱,也包含了对艺术、学问和人生哲理的深刻见解。以下是一些批注的摘抄:
对儿子的思念
```
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
```
对儿子音乐表现的肯定
```
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音色变化的确很多。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
```
对儿子学习的建议
```
其实像你这样学俄文,即使用最大的努力,再学一年也未必能说准备充分——除非你在北京不与中国人来往,而整天生活在俄国人堆里。
```
对儿子个人修养的期望
```
希望你从此注意整个的修养,将来一定能攀登峰顶。
```
对儿子面对困难的鼓励
```
人生中的关卡是无法避免的,等到度过一段艰难时期,又将面对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刻。一个艺术家必须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升华,才能对人有所启发。
```
对儿子性格的提醒
```
我知道你的性格,也想像得到你的环境;你一向滥于用情;而即使不采主动,被人追求时也免不了虚荣心感到得意:这是人之常情,于艺术家为尤甚,因此更需警惕。
```
对儿子未来的展望
```
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别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这是做人的基本作风,不仅对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说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
```
这些批注体现了傅雷对儿子傅聪的期望、鼓励以及深沉的父爱。傅雷不仅关注儿子的艺术成就,也注重其个人修养和面对困难的态度,希望傅聪能够成为有深度、有情感、有信念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