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摘抄屋-摘抄生活中值得收藏的文案句子

石评梅的介绍有哪些呢?

石评梅(1902年9月20日-1928年9月30日),原名石汝璧,乳名心珠,学名汝璧,祖籍山西省阳泉市,是中国现代女作家,被誉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她出生于山西省平定县城里一个书香世家,自幼便得家学滋养,有深厚的文学功底。石评梅因爱慕梅花之俏丽坚贞,自取笔名石评梅。她的作品主题多围绕追求爱情、真理,渴望自由、光明,具有感伤色彩的浪漫主义为主要创作基调。

石评梅于1920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毕业后到北京师范大学附中任国文老师和体育教员。在女高师读书期间,她结识了冯沅君、苏雪林等,并同庐隐、陆晶清等结为至交。她的文学作品经常在鲁迅主编的《语丝》上发表,是当时颇有影响的青年女作家,著有《涛语》、《祷告》、《偶然草》等书。

1922年春,在北京山西会馆的一次聚会上,高君宇结识了石评梅。共同的进步追求和兴趣,使二人相互吸引。高君宇对石评梅热烈而深沉,曾多次表达爱意,但石评梅因早年一段失败的感情经历而心存戒惧,使得她对于这份感情回应得犹豫且痛苦。尽管未能得到石评梅婚姻上的承诺,高君宇始终保持着无私的挚爱,并将这份情感化作推动革命的动力。

1925年3月1日,高君宇因过度劳累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高君宇的死,使评梅痛悔交加,自此,石评梅便常在孤寂凄苦中,前来高君宇墓畔,抱着墓碑悲悼泣诉。1928年9月18日,评梅猝患脑膜炎,医治无效,于9月30日去世。她死后,友人们根据其生前曾表示的与高君宇"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的愿望,将其尸骨葬在君宇墓畔。

石评梅的一生充满了才华与悲剧,她的文学作品和人品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和怀念。

上一篇上一篇:小说石评梅作者是谁?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