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摘抄屋-摘抄生活中值得收藏的文案句子

对联的来历?

对联的来历可以追溯到 古代的“桃符”和“对句”。据史料记载,对联最早出现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国。后蜀广正二十七年(公元964年)的春节前夕,后蜀主孟昶因平日善习联语,故在新年来临之际,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题写对句以试才华。孟昶亲自提笔,在桃符板上写下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被认为是我国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一幅最早的春联。

桃符,又名仙木,是古人过年时悬挂在门两边,画着传说中镇邪除妖的神荼和郁垒神像的桃木板。后来桃符逐渐简化,上面只写符咒或神荼、郁垒的名字。这种桃符每年除夕更换一次,王安石在《元日》中提到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即指此事。但最初的桃符并没有独立使用对仗句子的意识,还不算是文学意义上的对联。

到了五代时期,人们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这副五言联不仅是我国最早的对联之一,也是第一副春联。

综上所述,对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和春贴,最早出现在后蜀时期,由后蜀主孟昶在桃符板上题写的对句演变而来。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经过千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一篇上一篇:春联的来历50字要准确?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