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习俗,以下是一些关于清明节的诗词、故事和谚语:
诗词
杜牧《清明》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白居易《清明夜》
```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
韩翃《寒食》
```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
故事
介子推与晋文公
相传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其中忠臣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后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即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背着老母躲进绵山,晋文公为了请他出来,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母子俩在柳树下被烧死。
谚语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清明有雾,夏秋有雨
清明起尘,黄土埋人
清明响雷头个梅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
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
清明前后雨纷纷,麦子一定好收成
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
稻怕寒露一夜霜,麦怕清明连放雨
春雨落清明,明年好年景
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清明节除了有丰富的文化习俗,如扫墓、植树、踏青等,还有体育活动和游戏,如荡秋千、蹴鞠等,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