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等,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主要习俗包括:
赛龙舟:
象征驱赶恶龙和瘟疫,展现团结协作精神。
吃粽子:
用糯米和馅料包裹在竹叶中蒸制,纪念屈原。
挂艾草和菖蒲:
具有驱邪避祟的作用,保佑家庭平安。
佩香囊:
装有艾草和菖蒲等香料,同样具有驱邪的意义。
悬五色丝线:
象征健康长寿,祈求平安。
饮雄黄酒:
具有驱邪避毒的作用,尤其对小孩进行涂抹。
浸龙舟水:
认为可以避邪驱病。
拜神祭祖:
纪念屈原,也包含其他历史人物如伍子胥、曹娥等。
采草药:
端午节采的草药被认为有清凉解暑、驱邪避疫的功效。
放纸鸢:
象征驱邪避灾,祈求风调雨顺。
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也富含深厚的民俗信仰和节日庆祝的意义。端午节在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