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摘抄屋-摘抄生活中值得收藏的文案句子

思母典故?

思母典故涉及多个历史时期和故事,以下是其中几个著名的典故:

子骞跪求留母

出自宋末元初浙江余姚九功寺名叫舆恭的僧人创做的《灵隐寺志》中的七言绝句。诗中“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子骞跪求留母,曰:‘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父乃止。后母悔,遂待诸子如一。”描述了子骞在冬天穿着塞满芦花的衣服,跪求父亲不要休弃母亲,因为如果母亲离开,家里其他孩子会感到更寒冷。最终,父亲被感动,母亲也悔改,对待几个儿子如一。

唐太宗思母

唐朝德宗年间,孟郊任江苏省溧阳县县尉。一天晚上,他在书房里看书,望着明月思念家乡和母亲,回忆起母亲为自己缝衣服的情景,心中涌起一股酸楚,于是挥毫写下《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表达了孟郊对母亲的深深思念和感激之情。

狄仁杰望云思亲

狄仁杰是唐朝著名的宰相,从小家庭贫困,勤奋好学,后来做了丞相。有一次,他的同僚出使边疆,母亲重病,他非常悲痛,奏请皇上改派别人。一天,狄仁杰登上山顶,望着白云,思念母亲,流下了思亲之泪。这个故事体现了他深厚的孝心和对母亲的思念。

寇准思母

北宋有名的宰相寇准出身贫寒,爱民如子。手下大臣为他操办寿辰,送来很多寿礼。老奴拿出他母亲临终时作的“寒窗课子图”,寇准泪如雨下,想起母亲教诲,立刻命令仆人将所有寿礼全部退回。这个故事展示了寇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敬爱。

赵氏孤儿

春秋战国时期,赵家被灭门,一对仆人为救赵家遗孤,牺牲了自己的儿子。这种“舍子救人”的行为体现了第五恋母情结。在“沉香救母”的神话中,也有类似的情节,沉香为了救母亲而让后妈的儿子去抵命。

这些典故都表达了人们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和思念,体现了孝道和母爱的伟大。

上一篇上一篇:古诗《思母》作者:舆恭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