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摘抄屋-摘抄生活中值得收藏的文案句子

尊师重友的故事有哪些?

孔子与颜回: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弟子颜回对老师极为尊敬。颜回“闻一知十”,勤奋好学,对孔子的教诲心领神会。孔子对颜回的早逝深感悲痛,体现了师生之间深厚的情感与尊重。

程门立雪:

宋代学者杨时,为拜访当时著名的儒学大师程颐,在大雪天站在门外等待。直到程颐醒来,杨时才得以入门听教。这个故事传颂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求学若渴的精神。

朱熹尊师:

南宋理学家朱熹,对老师李侗极为尊敬。他不仅继承了李侗的学问,还将其发扬光大。

唐太宗李世民:

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少有的明君,开创了“贞观之治”唐朝盛世。他懂得国家要兴望发达,长治久安,搞好子女教育十分重要,认为教诫太子诸王是“当今日之急”。因此,他给几个儿子选择老师都是德高望重,学问渊博的人。而且,一再告诫子女一定要尊重老师。

汉明帝刘庄:

东汉第二位皇帝汉明帝刘庄,对老师桓荣极为尊敬。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

曾子避席: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孔子要向他传授高深的理论,曾子本来坐着,听了便从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站立,表达了他对老师的充分尊重。

千里送鹅毛:

唐朝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在路上,缅伯高不小心让天鹅飞走了,只剩几根鹅毛。到长安后,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奉上鹅毛并附诗“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这些故事都体现了尊师重道的精神,不仅在古代,在现代社会中也应被广泛传承和弘扬。

上一篇上一篇:尊师重道的故事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