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秀的《端午》是一首深具感情色彩,且富含哲理的七言绝句。这首诗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追思爱国诗人屈原,抒发了诗人对忠臣冤屈的深刻感慨。
首句“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诗人直接点明了端午节的起源和传说,即为了纪念屈原。接着,诗人以“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两句,表达了对屈原沉江悲剧的深深同情和对楚江无法洗刷冤屈的无奈与愤慨。这里的“堪笑”二字,既是对楚江的嘲讽,也是对当时社会不公的批判。
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引发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忠与奸、正义与邪恶的深刻思考。诗人在表达对屈原的怀念和敬仰的同时,也寄寓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忧国之情。
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文秀直面现实、敢于直言的诗歌风格,使其成为唐代诗歌中的一首经典之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文秀对屈原精神的深刻理解和传承,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总的来说,文秀的《端午》是一首充满战斗力的诗歌,它借古讽今,直击时弊,意蕴深远,经典无限,充分展现了唐代诗人的风骨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