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梆梆梆”,传来敲打木头的声音。
2、窗外淅淅沥沥下着雨,像丝线一样。
3、本册的第二单元主题是“月是故乡明”,只要学生从“思念家乡”入手理解单元中的重要句子,就能做到八九不离十。
4、张老师有八个苹果,分给我们三个,现在只剩下五个了。
5、这件事让人很感兴趣。
6、大年初一清晨,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把我吵醒。
7、有些句子的含义与上下文有密切的关系,只有顾及全篇,才能理解句子的含义。联系上下文是理解句子含义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含义深刻的句子一般是在事件或情节推进中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引起读者思考,引发读者感悟。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细细品读,句子含义便会迎刃而解。
8、“噔”,不知什么东西落了下来。
9、花生的品质很高尚。
10、我难道不知道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吗?2、飞机难道不是今天早上坠毁的吗?
11、也就是让学生根据文章中心思想揣摩作者写句的目的,想想这句话作者要表达所写人或物什么思想感情,或要表现所写人、物、景的什么特点,还是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例如: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桂花雨》中“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2、小明昨天有七个糖果,今天吃了三个,还剩下四个。
13、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14、高年级课文中一些句子比较深奥,如果仅钻字眼很难把握句子的准确含义,即便能“挤”出来一点,也让句子的含义显得空洞而苍白。所以,根据孩子的认知规律,理解句子可以由浅入深,层层剥茧,把文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去理解,才能体会得更真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生活的启示”,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
15、“哧”的一声,撕下一块布来。
16、对话与转述互换练习、4缩句、5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等。
17、二、陈述句改反问句。
18、千难万险难道可以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吗?
19、联系实际,深化主题。
20、张三今天早上有十支铅笔,下午借给朋友两支,现在只剩下八支了。
21、别人能做的事,难道我不能做到吗?4、难道你的爸爸不是一个技术熟练的工人吗?
22、风呼呼的吹着。
23、心里“崩崩”直跳。
24、大海的蓝色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反射出了天空的颜色。
25、2、依据例句的特点,仿抄相同点改写不同点。
26、木板压得“嘎吧嘎吧”直响。
27、你好,1.她的笑容像春天里的阳光,温暖而明媚。
28、①在内容上,重视“神似”,使仿句在陈述对象、思想内容、语气语调和情感基调等方面与例句前后连贯、语意衔接;
29、陈述句变反问句、
30、车子“嚓”的一声站住了。
31、抓关键词语理解。
32、我们怎能甘当落后呢?
33、下雨了,哗啦啦的雨声就像一首欢快的音乐。
34、并对例句中的“不同点”加以替换,直至完全符合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的要求。
35、要想取得好成绩,怎能不刻苦学习呢?
36、反问句变陈述句、
37、河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好像一条银色的大蟒蛇。
38、从整体入手,仔细揣摩,筛选有用信息,把例句中的“相同点”迁移到仿句中;
39、厨房里传来做菜的声音“吱吱嚓嚓”的,还飘来香气。
40、事实上,是不是像母亲说的这样呢?我们不妨看一看课文中的这些句子:“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那么,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怎么样呢?“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显然,从香气上看,是没有区别的,甚至小山上因为树多,更显得浓郁。
41、“呱哒”,风把门吹开了。
42、小学三年级语文理解句子的方法
43、②在结构上,重视“形似”,分析例句在句式、修辞方法、句子成分、短语结构、前后过渡等方面的特征,使仿句形神相似。
44、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题有题眼,文有文眼,句子也有句眼,句子的句眼就是重点词。抓住了重点词就抓住了一个句子的命脉,理解了重点词就理解了该句的全部。例如: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圆明园的毁灭》关键词语“不可估量”指损失大得无法计算,说明圆明园的损失之大。圆明园收藏的文化之古,景物丰富多彩,巧夺天工,美不胜收。这样一座具有国际性的文化艺术瑰宝被毁灭了,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课文一开始用这句感叹句,直接表达了作者无比愤怒和痛惜的感情。
45、这句话中的两个“鱼”,第二个“鱼”为什么加引号?诱惑人的“鱼”:吸引人的,让人喜欢的事物,诸如金钱、地位、名利……甚至是那些暂时能带来一点方便的事。学校里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没人知道;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去归还,还是将错就错?过马路时,红灯亮了,但周围没有民警叔叔,冲过去,还是等?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在我们生活中的确会经常碰到。
46、那为什么母亲要这样说呢?“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唯我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一亲一疏,感觉自然泾渭分明。
47、了解文章的背景。
48、在这个美丽的国家里,有许多壮丽的山峰和广袤的草原。
49、妈妈给我买了十个饼干,我吃了两个,现在只剩下八个了。
50、朝鲜人民怎么会忘记志愿军战士呢?9、凡卡怎能再呆在这个吃人的城市里呢?
51、1、仔细揣摩例句,寻找和例句在内容上与结构上的相同点。
52、如《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对学生来说并不难,难的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也就是父亲说的话“道德只是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这些句子的含义比较深刻,且内涵丰富,承载着思想和人文内容,学生因为受年龄、经历的局限,领会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而要理解这个难点,必须联系上下文,从文中钓鱼这件事理解,从我钓到大鲈鱼的得意,到放鱼时的依依不舍和沮丧作为教学重点,由体会这种心情的变化理解道德实践的艰难,理解父亲的话。
53、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对文本理解至关重要,而诗歌的主要内容,更是与背景知识紧紧相连。《最后一分钟》讲述的是1997年香港回归前的最后一分钟里,作者关于这一风雨归程的回忆,并憧憬着香港更美好的明天。由于学生距离1997年有一定的时间段,他们对背景知识完全是陌生的,根本无法体会诗歌蕴含的爱国之情。对此,我将背景知识的介绍和第三节诗歌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当时中国的衰败和承受的一切一切的屈辱。果然,学生就理解这段话的含义,朗读诗歌时饱含感情,个个义愤填膺,
54、每当我看到那片翠绿的草地,就感到心情愉快。
55、“哐啷”的一声把锅掉在地上。
56、紧扣文章的中心。
57、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58、一篇文章,往往是作者在特定背景下写成的,所以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了解作者,了解他写作的初衷、写作的背景,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些语言文字背后的讯息。《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句话,如果只从字面上理解,那就是作为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如果引导学生联系当时时代背景想的话,刚刚光复,被日本人统治了五十年,许多人不会说中文,不会写中文,他们重新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我是中国人,我热爱中国”出自被日本人奴役了五十年的同胞之口,那种真挚的情感,学生能从句子的语气中体会到人民热爱祖国的一片深情,从而激起一种民族自豪感。
59、教学本组课文,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为文本中的人和事感动,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然后带领学生走出文本,回到多彩现实中,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待人真诚、诚实做人的重要,师生共同努力,一起为生活这本书增添新的美好的篇章。但是在人生旅途中,我不止一次遇到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60、布谷鸟咕咕的叫个不停。
61、三年级的减法语句实际上是缩句,即把一个长的句子中,一些附加成份去掉,只留主句,例如:我妈妈穿着一件深红色的呢子外套,。缩句可以成为,我妈妈穿着外套。
62、答:三年级语文仿写句子口诀:
63、联系上下文理解。
64、回答如下:1.我原本有五本书,现在只剩下三本了。
65、春天来了,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歌唱着,溪水在林间叮咚叮咚欢快地流淌着,蜜蜂在嗡嗡地拍打着翅膀忙着采蜜……好一个美好的春天啊!
66、泪珠是人类内心纯真感情的升华。
67、梅花的精神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6、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不会忘记
68、理解重点句子方法还有很多,有时可以几种方法并用。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文类型、学生情况,抓住句子的特点,选择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多读多思,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对重点句的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