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
1、因此,现代语境中将“徐庶”用作褒义词,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文化符号和表述方式,在文学、影视、互联网等方面都有广泛的运用。
2、徐庶(生卒年不详),字元直。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并仕于曹魏。
3、古代的名和字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从他的字“元直”来看,庶的解释还是大概可以对的上的。“徐庶是中国东汉末年一著名谋士,字元直,初名褔,后改庶。”
4、无言谋士徐庶:被骗进曹营一言不发,道不同不相与谋。徐庶除了“无言谋士这一绰号”之外,也有网友表示,其还有一个绰号,人言“单福”,意旨大富大贵之命。
5、在日常使用中,“徐”常做动词,表示慢步走。
6、用拼音输入法输入“xushu”就有“徐庶”的选项。
7、徐庶本名徐福,出身寒门。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后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来往密切。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徐庶南下时因母亲被曹操所获,辞别刘备,进入曹营。后来此事被艺术加工为“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等歇后语,被广为流传。而徐庶也成为孝子的典范被加以称赞。魏文帝时,徐庶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8、表示希望发生或出现某事,进行推测;但愿,或许:“~竭驽钝,攘除奸凶”。~免于难。~几(a.也许可以,表示希望;b.近似,差不多;c.筏功摧嘉诋黄搓萎掸联旧指贤者)。~乎可行。
9、庶shù
10、xúshù
11、徐庶是一个历史人物,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名臣之一。
12、平民,百姓:~民。~人。黎~。
13、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旁支,与“嫡”相对:~子(妾生的儿子)。~母(嫡出子女称父亲的妾)。~姓(古代称与帝王没有亲属关系的异姓诸侯)。
14、正史中关于徐庶的后续命运没有明确记载。
15、徐庶被称为单福徐庶(生卒年不详),字元直,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人物,后归曹操,并仕于曹魏。徐庶本名徐福(三国演义中因对史书的误解错将其名改为单福),本是寒门子弟,早年为人报仇,被同救出后改名徐庶(之后魏国史书《魏略》中为徐庶作传时依旧采用了他的本名徐福),求学于儒家学舍。后中州兵起,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为友。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徐庶南下时因母亲被曹操所掳获,徐庶不得已辞别刘备,进入曹营。后来这件事被艺术加工,“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等被广为流传。而徐庶也成为孝子的典范被称赞。
16、“徐”,初见于金文时代,表示缓步而行,后来又在秦朝小篆、秦系简读中见,楷书体和简化版的“徐”都从篆书演变而来。
17、众多:~务。~物。~绩。富~。
18、这个用法的起因是徐庶在历史上的形象,他生性聪明机智,多次为蜀汉主公刘备出谋划策,给予了诸如“若天命归刘,愿大王制之,刘氏世其祀;若不然,则大王统听诸侯,割据一方,自为王也”等宝贵的建议。此外,徐庶还在蜀汉发展学术、治理农民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19、徐庶的外号单(shan)福;
20、我认为是读shù,原因如下:
21、阵容推荐:司马懿+程昱+徐庶。
22、对于徐庶在正史中的确切结局,历史记载并不完整。《三国志》中没有详细描述徐庶的后续命运,也没有明确记录他投奔曹操或曹魏的事实。因此,徐庶在正史中的最后去向和结局仍然存在争议和不确定性。学术界对此有各种假设和推测,但并无确凿的证据。所以,在正史中,徐庶的具体结局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23、“徐”,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xú,最早见于金文时代。“徐”的基本含义为缓,慢慢地,如徐步、徐缓;引申含义为姓。
24、在现代语境中,“徐庶”常常被用来形容一个聪明而忠诚的人,尤其是指那些助人为乐、不私利的人。
25、基本字义
26、徐庶(?—约230年代),字元直,颍川人(治今河南长葛)。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
27、徐庶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智囊和谋士,他最后被曹操所杀。在三国时期,曹操为了削弱蜀汉的势力,曾多次向徐庶发出邀请,希望他能为自己效力。但是徐庶一直忠于蜀汉,拒绝了曹操的邀请。最终,曹操认为徐庶对自己构成了威胁,于是下令将徐庶逮捕并处死。据《三国演义》等历史文献记载,徐庶在被抓捕后,曾经向曹操献计,希望能够让曹操放弃攻打蜀汉。但是曹操没有听从他的建议,最终导致了徐庶的悲惨结局。
28、徐庶的外号就是单福先生,因为他在辅佐刘备的时候就叫单福,后来在樊城大破曹仁的八门金锁阵刘备才知道自己的单福先生就是徐庶,而曹操那边很快就知道单福就是化名真名就是徐庶徐元直,于是曹操就抓了他的母亲要挟,徐庶是一个大孝子不得不弃刘备而走,前往许昌去见母亲。
29、蜀之智由诸葛亮,徐庶和法正组成,该阵容16御就可以成型,成型较快。同时可以激活缘分蜀之智,全体智力提升14点,同时单体获得2次抵御,可以有效克制第一回合就进行爆发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