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摘抄屋-摘抄生活中值得收藏的文案句子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和要求规范?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和要求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位置选择

沉降观测点应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一般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米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

对于桥梁,沉降观测点应设在水平变形量集中的位置,具体位置包括桥梁的结构型式、跨度、支座位置和施工工艺等因素综合考虑。

仪器设备与人员要求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高的特点,使用的测量设备应选用精密水准仪,并配备受环境和温度影响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观测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和测量理论。

观测时间要求

建筑物沉降对时间的限制较严格,首次观测必须严格依照时间,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相邻两次观测的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高层建筑物每30天观测一次,或按建筑物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为一观测周期。

保护措施

沉降观测点上方应设置保护设施,避免重物砸到发生变形而得不到准确的沉降量。在装饰阶段,要考虑施工破坏或掩盖沉降观测点的情况,确保观测的连续性。

测量精度与频次

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在无特殊要求情况下,一般高层建筑物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需求。正常施工阶段应保证每加载一次施测一次,主体结构竣工后每月观测一次,暴雨后观测一次,工程竣工交付业主使用前还需与业主共同观测一次。

记录与计算要求

原始数据要真实可靠,记录计算要符合施工测量规范的要求,按照依据正确、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有效的原则进行成果整理及计算。

其他注意事项

沉降观测点应避开地质条件有显著异常的领域以及沉降裂缝的两边,确保位置视线开阔,没有遮挡。

沉降观测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即点位稳定、仪器设备稳定、观测人员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固定。

这些规范旨在确保沉降观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重要依据。

上一篇上一篇:基础沉降观测规范标准?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