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代持,也称为委托持股或隐名投资,是指实际出资人通过他人(名义股东)在公司股东名册或工商登记中持有股份的行为。这种做法存在一些好处和坏处:
好处:
降低成本
代持可以避免反复变更登记的繁琐性,降低公司程序性事项方面的成本。
隐名需求
对于不适宜或不希望公示于公司登记系统中的股东,代持可以保证其隐匿于公司登记系统之外,避免公开财产状况或商业活动。
规避限制
可以规避公司法对股东人数的限制,如有限公司股东不得超过50人,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不得超过200人。
有些主体可能因为法律法规的限制无法直接持有股份,例如国家机关、公益性组织等,通过股权代持可以绕开这些限制。
提高决策效率
对于创业初期的互联网公司,股权代持能有效解决隐名投资问题,提高决策效率。
坏处:
名义股东的风险
如果实际出资人在认缴期内没有进行足额缴纳的出资,名义股东需要承担补足及未出资范围内的连带赔偿责任。
名义股东可能因听从实际投资者的指令去驱动股东权利而成为“替罪羊”。
实际出资人的风险
不能显名的风险,股权转让需要得到半数股东的批准,若一些股东不同意,则可能无法显名。
显名带来税收负担,股权转让需缴纳溢价部分20%的个人所得税。
名义股东可能滥用股东身份带来的表决权、股利分配等权利,甚至擅自处分股权。
合同效力风险
如果代持协议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或公序良俗,该协议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导致实际出资人无法主张相应的股东权利。
权利行使受限
名义股东作为登记股东,通常有权行使包括表决权在内的股东权利。如果实际出资人未经名义股东同意擅自行使这些权利,可能构成侵权行为。
责任承担风险
在公司运营过程中,如果出现债务或其他法律责任,名义股东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即使实际出资人是资金的提供者。
其他风险
如果代持股东未正确履行职责,给实际出资人造成了损失,还要依照合同约定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出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一旦企业涉嫌犯罪,代持股东还可能面临刑事风险。
建议:
签订详细协议: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之间应签订具体明确的代持股协议,约定好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减少潜在的法律风险。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双方应充分认识到股权代持可能带来的风险,并在协议中明确约定风险防范措施。
法律咨询: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咨询专业律师,确保代持股的合法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