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摘抄屋-摘抄生活中值得收藏的文案句子

汤恩伯真的见死不救吗?

关于汤恩伯在滕县之战中是否见死不救的问题,历史记录和证据表明, 并非如此。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李宗仁的命令:

李宗仁并未直接命令汤恩伯军团主力直接救援滕县,而是要其迂回邹县,与川军第22集团军夹击日军。这表明汤恩伯的行动是根据李宗仁的战略部署进行的。

汤恩伯的行动:

汤恩伯在接到命令后,派出了一个团作为先头部队,但该团在南沙河附近遭到了日军的围攻并被迫撤退。随后,汤恩伯的大部队到达滕县以东,并与守卫滕县的王铭章部队失去了联系。这并不意味着汤恩伯没有尽力救援,而是由于战场形势和通信不畅导致未能及时联系和协同作战。

战场形势:

当时日军士气正强,汤恩伯如果直接参入战斗,可能会导致无谓的伤亡,不利于后续战争。此外,如果汤恩伯的部队赶到滕县,其从机动部队变成守御部队,这并非汤恩伯所愿。

历史记录:

有多篇历史文章和书籍指出,汤恩伯在救援滕县上已经尽了全力,并没有故意坐视不管。例如,萨沙在《滕县保卫战汤恩伯没有见死不救!》一文中详细描述了汤恩伯的行动和当时的战场情况,认为汤恩伯并没有见死不救。

综上所述,汤恩伯在滕县之战中并非见死不救,而是受到李宗仁的战略部署和战场形势的限制,未能及时救援。因此,对于汤恩伯的评价应当更加客观和全面。

上一篇上一篇: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教案有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