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原始病毒阶段
产生年限:1986-1989年
特点:
攻击目标单一,主要通过截获系统中断向量的方式监视系统运行状态并进行传染。
病毒程序不具有自我保护措施,容易被分析和解剖。
由于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少和单机运行环境,病毒没有大量流行,种类有限,清除工作相对容易。
混合型病毒阶段
产生年限:1989-1991年
特点:
攻击目标趋于混合,采取更隐蔽的方法驻留内存和传染目标。
病毒传染后没有明显特征,程序往往有自我保护措施。
出现许多病毒变种,病毒技术开始向多维化方向发展。
多态性病毒阶段
特点:
在每次传染目标时,放入宿主程序中的病毒程序大部分都是可变的。
防病毒软件查杀非常困难,例如1994年出现的幽灵病毒。
网络病毒阶段
起始时间: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
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邮件病毒和宏病毒等大量涌现。
病毒传播快,隐蔽性强,破坏性大。
反病毒产业开始萌芽并逐步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新兴产业。
建议:
了解这些阶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病毒的发展历程和应对措施。
在实际应用中,应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特征和传播方式的认识,以提高安全防护能力。